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贝胄的意思、贝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贝胄的解释

(1).用文贝装饰的头盔。《诗·鲁颂·閟宫》:“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 毛 传:“贝胄,贝饰也。”《文选·左思<吴都赋>》:“贝胄象弭,织文鸟章。” 刘逵 注:“胄,兜鍪,以贝饰之。”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器用·蛮甲胄》:“诸蛮唯 大理 ,甲胄以象皮为之,黑漆坚厚,復閒以朱缕,如中州之犀毘器皿,又以小白贝缀其缝,此岂《诗》所谓‘贝胄朱綅’者耶!” 元 姚燧 《徽州路总管府达噜噶兼管内劝农事虎公神道碑》:“先皇賚之騕褭以乘,雕弓贝胄,华衣昼映。”

(2).借指戴头盔的兵士。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鱼甲烟聚,贝胄星罗。” 唐 皮日休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次韵》:“ 檀溪 试戈船, 峴岭 屯贝胄。”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围猎》:“流星剑指空,蜿虹旗捲风,星罗贝胄真雄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贝胄”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贝胄”原指用贝壳(文贝)装饰的头盔,是古代士兵的防护装备。后衍生出两种含义:

  1. 字面意义:贝类装饰的头盔,常见于古代军事文献;
  2. 引申意义:借代戴盔甲的士兵,或比喻富贵显赫之人。

二、详细解释

  1. 词源考据

    • 本义出自《诗经·鲁颂·閟宫》:“公徒三万,贝胄朱綅”,描述鲁国军队佩戴贝饰头盔的盛况。
    • 唐代皮日休诗句“峴岭屯贝胄”进一步印证其代指士兵的用法。
  2. 文化意象
    在文学中,“贝胄”常与“星罗”“烟聚”等词搭配,渲染军队阵列的恢宏气势,如南朝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贝胄星罗”。


三、权威注释


四、现代用法

现代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如形容古代战争场面,或借喻身份显赫者(较少见)。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文选》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汉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贝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贝胄」(bèi zhòu)在汉语中表示青铜器的一种类型,古代用于盛放食物或仪式用途。 拆分部首和笔画: 「贝」为上部首,有四画。 「胄」为下部首,有七画。 来源: 「贝胄」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国殷商时期的 bronzeware(青铜器)。它们不仅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艺术技术,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和生活方式。 繁体: 「貝冑」是「贝胄」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贝胄」通常是结合在一起书写的,如下所示: 例句: 1. 古代贵族使用「贝胄」作为盛放珍奇美食的容器。 2. 这个青铜「贝胄」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 组词: 「贝胄」没有太多的常用组词。 近义词: 「贝胄」没有严格的近义词,但可以用「宝鉴」来表示相似的含义。 反义词: 「贝胄」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其表示一种特定类型的青铜器,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青铜器相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