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握发吐哺的意思、握发吐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握发吐哺的解释

《韩诗外传》卷三:“ 成王 封 伯禽 於 鲁 , 周公 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 鲁国 骄士。吾 文王 之子, 武王 之弟, 成王 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后因以“握髮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唐 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宋 范仲淹 《帝王好尚论》:“ 文王 躬迎 吕望 , 周公 握髮吐哺,以待白屋之士。”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国家旁求俊乂,握髮吐哺以求才。”亦作“ 握髮吐飧 ”。《旧唐书·张玄素传》:“臣闻 周公 以大圣之材,犹握髮吐飧,引纳白屋,而况后之圣贤,敢轻斯道?”或省作“握髮”。 唐 钱起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诗:“上公频握髮,才子共垂帷。” 清 方文 《闻范质公大司马免官感赋》之二:“握髮朝廷士,鸣鐃夜守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握发吐哺"是汉语中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该成语原指周公旦在辅佐周成王时,因政务繁忙,洗头时多次握住未洗完的头发、吃饭时吐出含在口中的食物,急忙起身接待贤士。现多用来形容执政者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急切心情,引申为重视人才并殷勤待人的态度。

该成语的语义构成包含两个典型动作:

  1. 握发:字面指抓住湿发,象征中断日常梳洗
  2. 吐哺:字面指吐出咀嚼的食物,象征暂停日常饮食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此成语自汉代起即被用作典故典范,《史记》原文载:"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现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归入"治国用人"类成语,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该典故被列为展现古代明君贤相治国智慧的典型事例。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握发吐哺”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周公辅政的典故,主要用来形容执政者或领导者对人才的极度重视和殷切求贤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典故出处

三、用法与场景

四、近义词与延伸

五、文化意义

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为治国之本”的价值观,至今仍被引用以倡导重视人才的社会风气。例如,现代语境中可比喻企业高管为引进人才而亲力亲为。

若需了解具体典故文献或更多用例,可参考《韩诗外传》《史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傍边儿别有用心禀白弛魂宕魄齿牙馀慧楚歌春书出师有名鉏櫌大敌当前胆憷大圆定科费力劳心佛化嘎噔干端坤倪竿头直上拱揖过关契郭郎顾愆蚝壳窗黑附子鸿雁行护向疆固谫愚燋槁洁腹稽诟泂酌絶叹隽德空阴枯胾来龙儿琅琊乐道安贫遛腿俛眄漂絮披拭弃蔑确喻容载阮元瑜尚古缮甲治兵狮儿抒心檀子陶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桅索文抄公像话夏输谢尘缘西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