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听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于此,遇风雨昼晦,忽化为石。斯诚巨异,难以闻信。”
(2).听到消息。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幸女闻信,先期逸去。”
"闻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听到消息或得知音讯。它由"闻"(听见)和"信"(消息、音讯)两个语素构成,强调通过听觉或间接方式获知信息的过程或结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通过他人告知、传闻或其他途径得知某件事的发生或某个情况。
示例:他闻信后立刻赶回了家乡。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在古汉语或书面语中,常指得知亲友的动向、安危或近况。
示例:久未闻信,甚为挂念。
来源:《汉语大词典》
本义为"听见",引申为"知晓"(如"闻名")。在"闻信"中强调信息的接收方式。
来源:《说文解字》:"闻,知声也。"
此处指"消息"(如"音信"),非"诚信"之义。古汉语中"信"常作"信使"或"书信",后引申为信息。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信,消息;音讯。"
"闻信而至,不问所由。"
释义:听到消息便赶来,不追问缘由。体现"闻信"的即时性。
"贾政闻信,急忙起身回府。"
释义:贾政得知消息后立刻行动,反映"闻信"与后续行为的关联。
“闻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听信
指对某种说法或信息表示接受或信任。例如《水经注》中提到的“难以闻信”,表示对离奇传说的不轻信。
听到消息
指得知某一信息或事件。如清代王韬《淞滨琐话》中“幸女闻信,先期逸去”,描述人物听到消息后采取行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水经注》《淞滨琐话》等文献原文。
阿可绰白霜霜扒进辨裁伯喈侧笔长名掣白沉凝淡素道侣动植方言费出辐车负气含灵光晷规謩海産翰迹贺电黑牛生白犊擐甲货账枷警娇淫浇制楖枥静严矜怜絶亡局碎夸尚刲股连颈龙台观録奏马溜子密近难题朋工慓锐顷之求退却略热闹话日华桑羊煞账守犬庶旧邃僻调鬭通计熟筹伍长五州香桶儿先驱蝼蚁夏中邪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