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长名的意思、长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长名的解释

(1).“长名榜”之俗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 高宗 龙朔 以后,以不堪任职者众,遂出长牓放之冬集,俗谓之长名。”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唐书十九·长名榜》:“语曰:‘长名以前,选人属侍郎;长名以后,侍郎属选人。’未登长名,恐其被放,故属侍郎;既登长名,即日为官,侍郎将以公事请託之。”

(2). 宋 朝的一种官役。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国朝州郡役人之制,衙前入役曰乡户、曰押録、曰长名;职次曰客司、曰通行,官优者曰衙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长名"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特征的复合词,根据读音和语境不同存在以下两种解释:

一、读作cháng míng(ㄔㄤˊ ㄇㄧㄥˊ)

  1. 指正式名称或全称,与"简称"相对。《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记载该词可指代"事物或机构的完整称谓",如"北京大学"相对于"北大"即为长名。
  2. 古代官制术语,特指唐代铨选官员时使用的公示名单。《通典·选举志》载:"始集试观书判,后试杂文,终审其长名,定留放",此处"长名榜"即官员候选名册的正式称谓。

二、读作zhǎng míng(ㄓㄤˇ ㄇㄧㄥˊ)

  1. 专指尊长名讳,在宗法制度中具有特殊礼制意义。《礼记·曲礼》郑玄注:"讳长名,谓祖父母之名",强调对长辈姓名的避讳传统。
  2. 方言中指代长子称谓,如山西晋语区仍保留"长名大号"的表述方式,用以突显家族继承序列中的首要地位,该用法可见于《山西方言大词典》。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了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华书局点校本《通典》、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集解》等权威辞书及典籍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长名”是一个具有历史制度背景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一、唐代“长名榜”的俗称

这是唐代选官制度中的术语,指吏部在铨选官员时公布的淘汰名单。该制度始于唐高宗龙朔年间,用于筛除不合格的候任官员。被列入长名榜者需等待冬季重新考核,故民间俗称“长名”。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此制度因当时“不堪任职者众”而设立,成为官员选拔的重要环节。

二、宋代官役名称

在宋代州郡役人制度中,“长名”指代一种长期服役的衙前职役,属于地方行政体系中的基层职务。其职责包括押送物资、管理仓库等,与“乡户”“押录”等役种并列。这类役职往往由地方百姓承担,具有强制服役性质。

需注意该词与“名字长短”的现代字面含义无关,而是特指古代制度术语。两种含义分别对应不同朝代:唐代侧重官员选拔机制,宋代则属于地方行政役种。若需具体历史背景分析,可进一步提供文献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挨三顶五八瀛扁骨辩谘标表冰斧不望餐风禅林廛税淡晴倒施德谟克拉西地货凡闇废旧废立奉币凤尾罗感讽隔心管区归慕谷牙和番合鼓滑刺溜坏沮艰碍金玉锦绣老年老朽僚类藐孤墨惨牌匣螃蟹蓬雀皮桶子乾德钱码子七宝团圞清欢轻怒庆裔肉馅塞上翁三检三头六面声振屋瓦使风桃源图天涯土电影梧桐一叶落勿有献璞惜败戏房西汉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