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枢筦 ”。1.犹关键。《宋书·傅亮传》:“非知之难,慎之惟艰,慎也者,言行之枢管乎!”
(2).指中央政务。《新唐书·萧瑀传》:“帝委以枢筦,内外百务,悉关决。”《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众谓 沉约 宜当枢管。上以 约 轻易,不如尚书左丞 徐勉 ,乃以 勉 及右卫将军 周捨 同参国政。” 胡三省 注:“枢管,谓管枢机也。今人犹言枢密院为枢管。”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吾尝贰掌枢筦,实与公共事。”
枢管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枢”指门轴,《说文解字》释为“户枢”,即门扇转动的核心轴;“管”指门闩或钥匙,《战国策》中“管钥”并称,意为控制门户开合的关键部件。二者结合代指门户的核心机关,引申为事物运作的关键所在。例如《汉书·司马迁传》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强调思想体系如门户枢管般贯穿整体逻辑。
唐宋时期,“枢管”特指中央机要部门的职务。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枢管,其中中书省“掌佐天子执大政”,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共称“机要之司”。宋代沿袭此制,枢密院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共理军政要务(《宋史·职官志》)。
现代用法中,“枢管”多抽象化为“核心管理”或“关键控制点”。例如在管理学中,指组织决策的核心环节;工程领域则形容机械系统的中枢控制系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典籍用例:
权威参考来源:
“枢管”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比喻关键或核心
“枢”指门轴,象征事物的中心或关键;“管”意为掌控。组合后表示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部分。例如《宋书·傅亮传》提到“慎也者,言行之枢管乎”,强调谨慎是言行的关键。
指代中央政务或重要职位
古代常用来形容掌管国家核心事务的官职或机构。如《资治通鉴》记载“众谓沈约宜当枢管”,说明枢管是类似枢密院的重要政务职位。
“枢管”既可用于抽象表达事物核心(如“言行枢管”),也可具体指古代高层政务职位或机构。其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但核心始终围绕“关键性掌控”这一概念。
巴巴头拔苗助长兵木卜正草芙蓉辰光春坊翠云裘黨刊大足石窟迭宿踶囓恩实返身丰懋伏桩缟服高谊广泛汉月鹤乘车鸿鳦满纸彠矩机郭经一事,长一智疾甚久经考验稘月卷箨郡号蝌蚪文可着头做帽子劣蹶龙腹楼心马掌纳新吐故黏糊皤然破竹怯里马赤气骨清克琼山人生在世若丧考妣捎带生公说法沈雷示谕舒啸私淑太宜人湍流嗗突微独温馥无间地狱乡举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