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adership rendered ineffectual by recalcitrant subordinates] 兽类尾巴过长,摇摆起来困难。比喻下强上弱难以控制调动
二百余年,自相崇树,虽朝廷有时命帅,而世人多务逐君。习若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旧唐书·朱克融等传论》
(1).比喻属下势强,不听从调度指挥。《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宋 李纲 《再与吴元中书》:“国初,以 唐 为鉴,削方镇之权,以絶尾大不掉之患,是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西字日报论教士之擅权,教民之梗化,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马南邨 《燕山夜话·陈绛和王耿的案件》:“上边用人行政没有精明强干的宰相和他的寮属认真负责,下边的地方官吏则为所欲为,实际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2).比喻事物前轻后重,难以驾驭的现象。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二·陈友谅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 朱自清 《<你我>自序》:“《你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变成那样尾大不掉,却非始料所及。”
“尾大不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析:
该成语强调权力制衡与组织精简的重要性,提醒需防微杜渐,避免因局部过度扩张引发整体失控。
《尾大不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意指某个事物的尾部很大,但是无法掉下来或摆脱。它常用来形容难以解决或改变的问题或困境。
拆分部首和笔画:《尾大不掉》的拆分部首是尸、大、采,它的拼音是wěi、dà、bú、diào。整个成语的总部首是尸,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尾大不掉》最早出自《中庸》一书,是孔子的一句经典语录。它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字面意义以外的引申意义。
繁体:《尾大不掉》的繁体字为「尾大小不能脫」。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尾大不掉」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差异,但整体意义并无改变。
例句: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感到尾大不掉,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
组词:尾声、尾巴、尾部
近义词:一头雾水、束手无策
反义词:迅速解决、轻松摆脱
百金诺白日作梦弁兵别开一格采芝操草土臣婵婉宸威冲让鹑刑当锋吊古寻幽地方剧东搜西罗鹅绢放洋帆楫飞飏垓下歌盥涤红衣主教喉衿混扰火迫酇侯简锐结盟锦翰就驾吉凶局陈具僚军令重如山开合自如宽慰困急廊庙才良苦李冰龙辇鲁城卢牟马金南妙观明晦岷邛民族拍衮片茶尀奈清检情品情取入转水仙操四失随访通成投匮羡卒嚣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