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完行的意思、完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完行的解释

(1).使操行完美。 汉 王充 《论衡·佚文》:“文德之操,治身完行,徇利为私,无为主者。”

(2).完美的操行。《后汉书·杜林传》:“国无廉士,家无完行。”《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臣闻古之建官,员不必备,士有完行,家有廉节,朝庭有餘俸,百姓有餘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完行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核心含义:

一、完备的德行(道德层面)

指完美无缺的品德操守,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完整性与高尚性。

典籍例证:

《后汉书·杜林传》载:“故管仲以四维张而齐令行,范蠡以五术用而越尽忠,由是观之,完行之士,亦国家所重也。”此处指品行完备的贤士对国家的重要性。

王充《论衡·累害》亦云:“夫完行之人,非无玷缺也。”说明即使德行完备者亦非毫无瑕疵,凸显“完行”的至高标准 。

二、践行善始善终的行为(实践层面)

指将某项行动或承诺贯彻到底,体现行为的完整性与责任感。

典籍例证:

《韩非子·说疑》言:“此十五人者,皆义不苟合,行不苟容,虽死而荣,未死而名完行立。”强调志士坚守道义至生命终结,成就完整的人格 。

《汉书·东方朔传》亦有“首阳为拙,柱下为工”之议,暗喻行为需审时度势以完行,体现处世智慧。


补充说明

“完行”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其核心始终围绕“完整”(完)与“实践”(行)的结合,既要求道德纯粹性,亦强调行为连贯性。近义词“德行”侧重道德品质,而“完行”更突出道德与行为的高度统一。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完行"词条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对“完”“行”的形义解析
  3. 《后汉书》《论衡》《韩非子》《汉书》相关篇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完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án xíng,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1.使操行完美

指通过修身养性、完善自身品德来达到道德上的完美状态。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例如汉代王充在《论衡·佚文》中提到:“文德之操,治身完行,徇利为私,无为主者。”,强调通过内在修养提升操行。

2.完美的操行

指已经具备的高尚品德或行为。例如《后汉书·杜林传》记载:“国无廉士,家无完行。”,形容品德无瑕的境界。唐代文献中也有类似表述,如“士有完行”,指士人应具备完善的德行。

补充说明

例句参考

建议在阅读古文时结合上下文,优先参考权威文献释义。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论衡》《后汉书》等原典或汉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八蕃币余捕食采区雠正綷疏典辞顶头上司独说鹅蛋脸发日敕发式封建社会主义孚笋干红圪弹灌涤贯朽粟腐蓇蓉骨子里憨獠慧藏浇湻极明金鋄噤哑墐竈九参官九头鸟困屯揽辔老蚕作茧理不忘乱灵丹林落李斯狗枷瞒心昧己哪箇辟寒凭龟屏围贫吏窃吹求人不如求己奇文共赏屈杀瘆疴侍女守介衰衰帅台速胜跳水贴面砖同寮脱帽枉骑煨干避湿无家可奔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