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煨干避湿的意思、煨干避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煨干避湿的解释

见“ 煨乾就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煨干避湿"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形容父母(尤其是母亲)养育子女的艰辛与无私付出。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演变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字面本义

    "煨"指用微火烘烤,"避"意为躲开。合指将潮湿处煨干,自己避开湿处。实际描绘的是母亲将孩子放在干燥处安睡,自己则躺在孩子尿湿的潮湿位置,以身暖烘干床褥的行为。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页521。

  2. 引申义

    比喻父母为子女承受苦难,甘愿自我牺牲的深挚亲情。与成语"推燥居湿"(《孝经·援神契》)同义,均凸显养育者的奉献精神。

    来源: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煨干避湿词条


二、语源与典故


三、文化内涵

  1. 传统育儿观的体现

    成语折射古代物质匮乏背景下"子居干,母就湿"的育儿方式,凸显"幼子本位"的家庭伦理。类似表述亦见于《颜氏家训·教子》"躬自温席"等记载。

    来源: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页32。

  2. 现代语义演变

    当代使用中渐趋抽象化,泛指父母为子女无条件付出的精神,常见于歌颂亲情的文学及口语表达。部分词典将其归为"推燥居湿"的异形词,但实际用例中仍保留独立语义。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页1354。


四、权威参考

  1. 词典工具书

    •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 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络版,2023年更新)
  2. 文献典籍

    • 臧晋叔编《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
    •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万历刻本影印本)
  3. 学术研究

    • 王宁《汉语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04年)对"煨干避湿"的语义演变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煨干避湿”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父母(尤其是母亲)抚育子女的艰辛。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火烤干潮湿之处,使孩子免受湿冷之苦”。实际含义是比喻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宁愿自己承受不适,也要为孩子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2.出处与背景

出自元代戏曲家李行道的《灰阑记》第四折:“生下这孩儿,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咽苦吐甜,煨干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这里通过具体情境,展现了母亲从怀孕到养育的长期辛劳。

3.用法与延伸

4.近义词与关联词

5.文化意义

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爱的赞颂,强调父母为子女牺牲奉献的精神。其形象化的表达使情感传递更为深刻。

总结

“煨干避湿”以生动的场景比喻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既有文学价值,也承载了伦理意义。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灰阑记》及相关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安心乐意般般件件坂险跋烛之咨碑匠北极地区测影厕足其间酬功给效出疆大忌大室地球椭球递增斗志昂扬钝折发髲府学槀本高顶耕者有其田拱墓寡俦规刺航桥豪竹骄代浇落棘地鸡骨支牀九子山镌损姱容两两三三凌蹙聆风灵坐龙化虎变笼络米老鼠磨洋工内容与形式品目繁多青苍穹旻七珍铨综容成公肉告示叡知弱寡三男两女善旌时速水吊子书帷体变谓语无辩蟹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