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完刑的意思、完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完刑的解释

古代一种较轻的刑罚。不残伤其身体,只罚劳役。《晋书·刑法志》:“更依古义制为五刑。其死刑有三,髠刑有四,完刑、作刑各三,赎刑十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完刑"是中国古代刑罚体系中的一种身体刑,指以损伤犯人身体完整性为惩戒手段的刑罚类别。《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古代一种剃除须发或毁坏肢体的刑罚"(来源:《汉语大词典》),《中国法制史》则具体指出该刑罚在秦汉时期主要适用于轻罪犯人,与肉刑中的"刑刑"(断肢体)形成轻重层级(来源:《中国法制史》)。

其具体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体肤保全性:区别于断肢的肉刑,完刑保留身体完整,通过剃发、刺字等象征性损毁进行惩戒。汉代郑玄注《周礼》云"完谓不亏体",即不破坏主要身体器官(来源:《周礼注疏》)。
  2. 耻辱标记:剃去须发既是身体惩罚,更是通过改变外貌形成社会性耻辱标识,《汉书·刑法志》载"完者使守积",说明受刑者需从事特定劳役(来源:《汉书》)。
  3. 刑等衔接:在刑罚序列中处于中间地位,汉代《二年律令》规定完刑轻于肉刑而重于笞刑,适用于盗窃、斗殴等中等级别犯罪(来源:《张家山汉简研究》)。

该刑罚自秦代确立,经汉唐演变,至宋代逐渐被杖刑替代。其发展轨迹反映中国古代"明德慎罚"思想与威慑惩戒原则的平衡实践(来源:《中国刑法通史》)。

网络扩展解释

完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形式,其核心特点在于不残伤受刑者的身体,主要通过劳役进行惩罚。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完刑属于古代较轻的刑罚,最早见于《晋书·刑法志》记载。其名称中的“完”指保留身体完整,即不施加肉刑(如割鼻、断足等),仅通过强制劳动或剃除须发(耐刑)以示惩戒。

二、执行方式

  1. 劳役惩罚:要求罪犯从事体力劳动或公共服务,例如修筑城墙、运输物资等。
  2. 耐刑:部分记载中,完刑与“耐刑”关联,即剃除鬓发和胡须但保留头发,作为羞辱性惩罚。

三、与现代刑罚的区别

现代中国法律体系中并无“完刑”这一概念。当前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均以限制自由或财产处罚为主,不涉及古代剃发或羞辱性手段。

四、历史意义

完刑体现了古代“以劳代刑”的思想,既达到惩戒目的,又利用罪犯劳动力,反映了当时法律对人身体完整性的部分保留。

注:如需了解具体古籍记载或现代法律条文,可参考《晋书·刑法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冰案冰棱部费不听手踩岁餐氊使测划昌化持掣锄犁春大麦磁卡颠饮鵰心鴈爪乏困飞毂抚今思昔抚手釜甑光光荡荡广肆鳏寡茕独纶巾椁帱黑緑痕印皇忏花鸟使欢亲艰困嘉猷节根结业解由阶宇拘倦旷工苦恹恹礧落利漕渠脔杀面壁功深弥流拿追攀害砌词捏控人丛如云三不孝上替下陵审谋肃立素朴兔阙文阀文凭闲错籼稻宵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