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顽固陈旧。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国中有闻誉之诸君子》:“今我国所谓耆宿硕望者,其顽旧之辈不足责,亦有明知此举为救时良药,顾不肯以名为天下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直到现在,这座桥还是 周乡绅 家对于乡下人的一种夸耀,迷信、愚昧、顽旧的制度,封建势力、地主的特殊利益,乡绅大户欺压平民的威权!”
(2).指顽固而陈腐的人。 梁启超 《边沁之政法6*论》:“论者或谓于第一院之外,尚当别设所谓第二院者,使贵族于平民共政权,此顽旧之讆言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顽旧汉语 快速查询。
“顽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顽固陈旧
形容思想、制度或观念等守旧且难以改变,带有贬义色彩。例如梁启超在讨论国会制度时提到“顽旧之辈不足责”,指那些固守旧制度的人。
指顽固而陈腐的人
直接代指思想落后、拒绝变革的群体。梁启超在《边沁之政法论》中批评贵族阶级时,称其为“顽旧之讆言”。
思想或制度的守旧性
洪深在戏剧《五奎桥》中以“顽旧的制度”比喻封建势力对平民的压迫,凸显该词的社会批判性。
人物的陈腐性
多用于描述拒绝接受新事物的保守派,如清末民初改革时期对旧贵族的抨击。
“顽旧”多用于批判性语境,既形容思想制度的落后,也指代具体人物群体。其用法在近代文献(如梁启超、洪深的著作)中尤为典型,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新旧思想的冲突。需要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原文出处。
顽旧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指顽固保守、不愿改变。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页”和“从”,共有13个笔画。
顽旧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魏书·王藴传》。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集合了“顽”和“旧”两个字的本义,具有顽固、保守和追求传统的意味。
顽旧的繁体字是「頑舊」。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顽旧的古时候写法是「顽舊」。
1. 这个人思想顽旧,不愿意接受新观念。
2. 年迈的老人保持着顽旧的生活习惯。
1. 顽固:指思想、性格等难以改变、不易屈服。
2. 保守:指坚守传统、不愿改变的态度、观念。
3. 守旧:指保持原有的风格、习惯或制度。
4. 固执:指坚持己见、不听劝告。
5. 传统:指历史、习俗、文化等长期保持下来的事物。
1. 顽固
2. 保守
3. 守旧
1. 开放
2. 进步
3. 变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