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非子·说林上》:“ 子胥 出走,边候得之, 子胥 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后用为随机应变的典实。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亡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典故和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亡”指丢失或失去,“珠”指珍宝,字面意思为“丢失了珍珠”。常比喻失去珍贵的财物、机会或价值。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了伍子胥逃亡时的一个故事:
字面引申:
描述重要事物(如财物、时间、机遇等)的丧失,例如“亡珠之憾”。
典故引申:
强调临机决断的能力,如唐代骆宾王诗句“亡珠尚识机”,即借用此典赞美机敏。
需注意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差异:
建议在具体应用中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侧重。
《亡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珍贵的物品失去了。比喻重要的东西或机会因疏忽而失去。
《亡珠》可以拆分为“亡”和“珠”两个部首。
“亡”是指物品失去或丧失的意思,它的拼音是"wáng",有3个笔画。
“珠”是指珍贵的宝石或珠宝,它的拼音是"zhū",有10个笔画。
《亡珠》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庄子·天下篇》。该篇描述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宫女悲伤地说:“害我失了珠,却来贩锦为我裁帛。”意思是说因为失去了宝珠而去贩卖锦缎来买衣服。
《亡珠》的繁体字为「亡珠」,与简体字没有区别。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拆字法,可以将《亡珠》拆分成“亡”和“珠”两个字,它们的形态可能与现在的写法有些不同。例如,在字形上,“亡”可能显示为其象形含义,而“珠”可能有更为繁复的结构。
1. 他因为疏忽大意,亡珠了这次重要的商机。
2. 她努力奋斗,不愿意再亡珠一次。
亡去、珠宝、重要、失去、疏忽、机会
丧失、损失、流失、遗失、错失
得到、获得、保留、获取、不失、不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