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郎的意思、外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郎的解释

(1).官名。 汉 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的官员。《汉书·惠帝纪》:“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6*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外郎,散郎也。” 唐 张籍 《寄元员外》诗:“外郎直罢无餘事,扫洒书堂试药炉。” 宋 王禹偁 《制除工部郎中出内署》诗:“莫嫌工部官曹慢, 杜甫 才名是外郎。”参阅《通典·职官十一》。

(2). 宋 元 以来对衙门书吏的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中多用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四折:“今日 包待制 大人陞厅坐衙,外郎,你与我将各项文卷打点停当,等僉押者。”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如麪,水麪打一和,糊涂成一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却有 严公 儿子平日最爱的相识,一个外郎,叫做 丘三 ,是个极狡猾奸诈的。”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外郎》:“散郎谓之外郎。今以之称吏员,乃世俗相褒之辞。”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外郎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外郎”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语境理解:

一、官职名称(主要含义)

  1. 汉代至六朝的散职官员
    指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隶属中郎将管辖,负责宫殿门户守卫、车骑随行等。六朝后演变为“员外郎”,即正员以外的官员。
    :《汉书·惠帝纪》提到外郎的晋升制度:“外郎满六岁二级。”

  2. 员外郎的别称
    六朝以后,“外郎”与“员外郎”含义趋同,指编制外的官员。


二、宋元时期的书吏称呼

指县衙或官府中的文书小吏,常见于元杂剧、话本小说中。
:元杂剧《陈州粜米》中的外郎角色负责整理文书,反映其实际职能。


三、日语中的特殊含义(需注意区分)

  1. 药品名
    日本江户时代小田原特产的一种祛痰药,现代用于除口臭。
  2. 糕点名
    一种用米粉和黑糖蒸制的糕点,为名古屋、山口等地的特产。

其他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外郎是什么意思

《外郎》是一个汉字词语,有着多种含义和用法。最常见的解释是指官员的职称或位阶,也可指男性家庭成员中的丈夫、父亲或儿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外郎》由“夕”和“吅”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6画。

来源和繁体

《外郎》一词最早来源于古代官员职称的称呼。在古代,郎官是官职的一种,主要负责各种行政管理和宫廷事务。而“外郎”一词则是指郎官中的辅助官员,或者是位于郎官之外的官员。

在繁体字中,外郎写作「外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常常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外郎》的古汉字写法为「外郞」。

例句

1. 他是朝廷中的一名外郎,负责协助宰相处理政务。

2. 她是我的外郎,我们恩爱有加。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外延、外甥、外姨、外子。

近义词:郎官、郎君、官员。

反义词:内郎、内官、妻子、女儿。

别人正在浏览...

豹变八座尚书綳藉並湊炳睟笔述敝绨恶粟诚心正意囱囱荡陈殚见洽闻导因典律饵结燔尞飞谮肥珠子佛慧衮然咳歌打战黄齑淡饭家丑不可外谈戛玉鸣金劫劫金鞴敬爱九赋絶后钧览口袋战术烂游骊目鹿为马緑内障漫漫渺不足道潘多拉佩章偏题辟尘犀强魂清俭秋容润泽伤味声援豕胾耍趣水偃摊破天福通贤土会晩实卫道士婑堕吴回相距仙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