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失晨鸡的意思、失晨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失晨鸡的解释

失旦鸡。 三国 魏 曹操 《选举令》:“谚曰:‘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失晨鸡(shī chén jī)是汉语中的一个典故性词汇,字面指“未能按时报晓的公鸡”,后引申为失职或未能尽责之人。其来源与深层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本义

    指公鸡未在清晨准时鸣叫,耽误报晓职责。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3册,第987页。

  2. 比喻义

    比喻玩忽职守、未尽责任的人,强调因失职导致严重后果。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421页。


二、典故溯源

此词典出东汉乐府诗《鸡鸣》:

“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诗中以“失晨鸡”暗喻官员渎职,后句则呼吁其及时补救。该意象被历代文人化用,如:


三、用法示例

  1. 古典文献

    《宋书·王弘传》:

    “失晨之鸡,虽未忘鸣;败驾之马,犹思覆辙。”

    (喻指官员虽有过失,仍愿改过自新。)

  2. 现代引申

    可用于批评岗位懈怠者,如:

    “质检员漏检瑕疵品,实为失晨之鸡,致企业声誉受损。”


四、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义与书证收录完整。
  2. 《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典故原始出处。
  3. 《古汉语典故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详析比喻义流变。

(注:因古籍原文链接受限,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失晨鸡”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具体解释和背景如下:

词义解释

“失晨鸡”指忘记报晓的雄鸡(“晨”即清晨报晓时分),比喻因疏忽而失职的人,或犯错误后希望弥补的人。该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操的《选举令》中谚语:“失晨之鸡,思补更鸣”,强调过失者仍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出处与背景

延伸用法

示例参考

《选举令》中的原句表明,该词多用于激励人改正错误、弥补过失,而非单纯指责失职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头人并智不表采莲偿还常便怆神翠烛村长打街骂巷斗霜傲雪断屠日腹非心谤改换家门疙疙瘩瘩贡墨垢蠧乖梗孩子王候司圜室慧寂虎牙江叟奸吏假意借巧金镳谨素吉日良辰柩车蹶蹙口兵口松连架明本牧草内家兵疲玩七单戎轸入海算沙三徙成国神枢疏匕説嘴説舌淘汰铜瓜通旅同声翻译王笔为主文婪武嬉无吊香闺鲜灼小李将军小眠小逡巡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