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声势的意思、声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声势的解释

[momentum impetus;prestige and influence;spirited atmosphere] 名声威望和气势

造成声势

声势浩大的场面

详细解释

亦作“ 声埶 ”。1.声威气势。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书到, 荆州 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夫 信陵 , 战国 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宋 陆游 《龙挂》诗:“ 成都 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当时《生活周刊》风行海内外,声势日大。”

(2).指军队间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三国 魏 曹丕 《问雍州刺史张既令》:“试守 金城 太守 苏则 ,既有绥民平夷之功,闻又出军西定 湟中 ,为 河 西作声势,吾甚嘉之。”《三国志·魏志·张既传》:“ 既 进兵为护 羌 校尉 苏则 声埶,故 则 得以有功。”《魏书·元帝纪》:“遣征东将军 长孙道生 ,给事黄门侍郎 奚观 率精骑二万袭 冯跋 ,又命驍骑将军 延普 自 幽州 趋 辽西 为声势,帝自 突门岭 待之。”《周书·叱罗协传》:“﹝ 协 ﹞復遣大都督 裴孟尝 领百骑继进,为其声势。”

(3).犹权势。声望与势力。《后汉书·窦宪传》:“ 宪 恃宫掖声埶,遂以贱直请夺 沁水公主 园田,主逼畏,不敢计。” 宋 苏轼 《答刘巨济书》:“恨僕声势低弱,不能力为发扬。”《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假如当日小姐贪了上大夫的声势,嫁着 公孙黑 ,后来做了叛臣之妻,不免守几十年之寡。” 丁玲 《母亲》一:“饭当然还有得一口吃,可是声势是难了。”

(4).特指文章的声韵气势。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七言歌行始於 六朝 ,其间有长短句,有换韵,音节低昂,声势稳密。”

(5).古代对音译的十二个梵语元音的一种称呼。 章炳麟 《国故论衡·音理论》:“韵纽者, 慧琳 《一切经音义》称梵文阿等十二字为声埶,迦等三十五字为体文。声埶者,韵;体文者,纽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音理论》:“所谓声埶者,谓韵终所收,若水之走尾閭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声势"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含义及具体用法可从权威汉语词典的角度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声威与气势

    指通过声音、阵仗或规模展现出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例如大规模活动营造的浩大场面,或群体行动形成的舆论压力。《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65页将其定义为:"声威和气势"。

  2. 虚张的威势

    在特定语境中暗含夸大或表面化的力量表现。如《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8卷第1036页注:"声势,犹威势",常指刻意营造的威慑效果。

二、引申义与搭配

三、权威用例佐证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其声势之浩大,居然惊动了整个上海滩",此处生动体现舆论影响的扩散效应。而《人民日报》2023年关于环保行动的报道"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形成全民参与氛围",则展示现代语境中的规模效应。


文献依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班固.《汉书》卷四十三.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人民日报》生态版. 2023年6月5日刊文《凝聚绿色共识,共建美丽中国》.

网络扩展解释

“声势”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ēng shì,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概念
    指“名声威望和气势”,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物展现出的强大影响力或外在氛围。例如“声势浩大”。

  2. 构成与同音词
    由“声”(声音、声望)和“势”(气势、势力)组成并列结构,强调声威与气势的结合。同音词如“生事”(指制造事端)需注意区分。


二、引证与历史用法

  1. 军事领域的应用
    古代多用于形容军队的声威与协同作战,如《三国志》中“协同声势”指军队间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2. 权势与声望的体现
    《后汉书》提及“声埶”(同“声势”)指权贵依仗的声望与势力,例如窦宪凭借宫廷背景强占土地。


三、现代用法与例句

  1. 正面描述

    • 形容宏大场面:如“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
    • 强调影响力:例如“这场活动造势成功,声势远超预期”。
  2. 负面或虚张

    • 贬义用法:如“虚张声势”(假装强大)。
    • 批判权势滥用:如“他依仗家族声势欺压百姓”。

四、近义词与扩展

近义词包括“声威”“气势”“阵容”等,需根据语境选择。例如“阵容”侧重人员配置,“气势”更强调外在冲击力。

别人正在浏览...

傲倪凹凸花阿谀苟合髲鬀嬖御士布尔什维克虿盆禅语储吏单缞斗母元君番阏風清月皎封四复卒耿贾酤坊庪县海图红棉欢欣简补饥冻金翅扇进蹈惊靁狷狭卷子本拘罢撅嘴看不上,看不上眼诳赚泪妆露馅鸾单明告凝寒七宝舆轻疎清玄让勗热谩瑞鹧鸪撒袋扫迳山屐山南时季时雍食糟双鬟水鸟说书委员卧位遐超遐隔宪罚相持邪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