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神道碑的意思、神道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神道碑的解释

(1) [tombstone]∶指神道前的石碑,上面记载死者生前事迹

(2) [inscriptions]∶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记录

详细解释

(1).旧时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以 汉 杨宸 所题《太尉杨公神道碑铭》为最早。据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神道碑》载, 秦 汉 以来,死有功业,生有德政者皆可立碑。 晋 宋 之世,始盛行天子及诸侯立神道碑。《旧五代史·唐书·闵帝纪》:“藩侯带平章事以上薨,许立神道碑,差官撰文。”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碑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贯繂索,至棺而下,取其安审,事毕因闭壙中。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隧口,故谓之神道碑,言神灵之道也。今古碑上往往有孔者,盖贯繂之遗像。” 明 胡侍 《真珠船·坟碑之制》:“﹝金石例﹞三品以上神道碑,五品以下不铭碑,谓之墓碣。”

(2).指墓碑上记载死者事迹的文字,为文体的一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是夕, 普 卒,上感悼涕泗,自撰神道碑,八分御书赐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神道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石碑类型,主要用于纪念、祭祀神灵或祖先,常见于陵墓、寺庙等场所。其名称源于“神道”,即通往陵墓或祭祀地点的道路,碑文多记载死者生平、功德或祭祀内容,具有浓厚的宗教和丧葬文化色彩。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历史背景、形式与用途。

一、定义与核心含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神道碑指“立于神道旁的石碑,用于记载死者生平事迹或祭祀神明,是古代碑刻的一种形式”。该词由“神道”(祭祀神灵的道路)和“碑”(刻有文字的石板)组成,强调其在祭祀仪式中的功能性。词典解释突出其作为文化载体的角色,常用于记录历史人物或宗教事件,以表达对逝者的尊崇和纪念。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

二、历史背景与发展

神道碑起源于汉代,随着儒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融合而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汉代碑刻多用于帝王陵墓,如汉武帝陵旁的神道碑,旨在宣扬君权神授;唐代以后,逐渐扩展到贵族和士大夫阶层,成为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演变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祖先崇拜的重视,以及石碑作为“不朽”象征的文化内涵。参考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

三、形式与结构特点

神道碑通常为长方形石质结构,高约2-3米,宽1米左右,材质多用青石或花岗岩。碑文内容包含三部分:碑额(标题,常刻有祥云或龙纹装饰)、碑身(正文,记录生平或祭祀文辞)和碑座(基座,象征稳固)。文字以楷书或隶书为主,内容严谨,注重韵律,体现古代书法的艺术价值。例如,唐代的《昭陵六骏碑》便是典型代表,兼具历史与美学功能。参考来源:《中国碑刻艺术》。

四、用途与社会功能

神道碑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念:在陵墓中,它标识神道入口,引导祭祀仪式;在寺庙中,则用于记录神明事迹或祈福文本。其社会功能包括传承历史(如记载家族谱系)、宣扬道德(通过歌颂功德教化后人),以及强化宗教仪式(如道教和佛教中的祭祀活动)。现代考古发现,如河南洛阳的东汉墓群神道碑,证实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参考来源:《考古学报》。

通过以上解释,神道碑不仅是一个词汇概念,更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宗教的综合体现。权威词典和学术研究均强调其历史价值,建议进一步查阅专业文献以深化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神道碑是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神道碑指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主要用于记录帝王、大臣等显赫人物的生卒年月、功绩贡献等信息。其名称中“神道”即墓道,“碑”为墓道上的石刻标识,碑文内容也被视为一种传记文体。外文译作tombstone或inscriptions。


二、历史沿革

  1. 起源:汉代已有明确记载,如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提到东汉杨震的“太尉杨公神道碑铭”。
  2. 发展:早期碑文简略,仅标注身份(如“某官神道之碑”),后逐渐演变为详细的人物传记,并被收入文集。

三、结构与内容


四、实例与考古发现

  1. 陕西泾阳:出土唐杨良瑶碑,记载唐代外交史实。
  2. 河北乐亭:发现明代户部尚书王好问碑,碑文清晰可辨。
  3. 福建武夷山:南宋刘子羽神道碑记录抗金事迹,现为省级文物。

五、功能与社会意义

神道碑不仅是墓葬标识,更承载历史文献价值。其碑文为研究古代政治、外交及家族史提供一手资料,如邓小平先祖碑反映清代封赠制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碑文内容或考古细节,可查阅《集古录跋尾》或地方文物档案。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衣人被巾不竭之府称停车檐椽栋垂音爨馈打滚撒泼丹草单口亶州邓世昌第一炮放刁方外客锋端风候哏绝官漏挂衣冠含俱録焕彰恢恢有余辉熠唶吮久龄急于事功绝对零度狂豪昆岫两韵诗陵絶毛犊谋结木植南府淖糜破陆续歉年乞籴清清冷冷亲献弱门如丘而止三陈上臣守正不阿耸体松鍼逃暑饮铜斗儿家计通讯録推轮捧毂微疵未逮武牢午牌匣龙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