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射粮军的意思、射粮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射粮军的解释

金 初诸路所募兼充杂役的士卒。《金史·兵志》:“诸路所募射粮军,五年一籍,三十以下、十七以上强壮者,皆刺其面,所以充杂役者也。” 元 张国宝 《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射粮军”是金朝初期的一种特殊军事组织,主要用于补充兵员和承担杂役。根据史料记载,其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1. 基本定义
    射粮军是金朝在各路(行政区域)招募的士卒,主要职能包括军事作战和承担杂役。这类军队属于临时招募性质,并非常备军。

  2. 招募与管理

    • 招募周期为五年一次,选拔标准为年龄在17至30岁之间的强壮男子。
    • 采用“刺面”作为身份标识,即在士兵面部刺字,以防逃亡或冒充。
  3. 职责与特点
    射粮军兼具军事与劳役双重职能:

    • 战时参与作战,平时负责地方杂役(如运输、修筑工事等)。
    • 因地位较低且任务繁重,常被视为“底层兵员”。
  4. 历史记载与文学记录

    • 《金史·兵志》明确记载了其招募规则和管理方式。
    • 元代杂剧《罗李郎》中曾提及射粮军,侧面反映其在金元时期的社会认知。
  5. 补充说明
    射粮军的设置体现了金朝初期兵员不足时“以役代兵”的灵活策略,但因其待遇较低且需长期服役,后期逐渐衰落。

若需进一步了解金代军事制度,可参考《金史》或相关历史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射粮军

射粮军,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含有丰富的意义。下面将对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射:由“立”和“寸”两个部首组成,总计5个笔画。 粮:由“米”部组成,总计5个笔画。 军:由“冖”和“冘”两个部首组成,总计9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射粮军是古代的军事术语,常常用来指代士兵在战斗中发射箭矢的部队。在古代,战争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军粮供应,射粮军负责发射弓箭保护军粮,确保军粮安全。

在繁体中,射粮军的写法为「射糧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汉字中,射粮军的写法略有差异。射以「寽」代替「射」,粮以「糲」代替「粮」,军以「軍」保持不变。

例句

1. 射粮军在战场上保护了军粮的安全。

2. 射粮军奋勇作战,为国家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3. 经过数月的训练,射粮军的箭术大为精进。

组词

组词中的几个常见词语如下:

1. 射箭:指使用弓箭进行射击。

2. 粮食:指食物中的谷物。

3. 军队:指以保卫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等为任务的武装组织。

近义词

近义词可以是“射箭队”、“箭手”。它们都可以指代发射箭矢的部队。

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是“护粮军”、“运粮队”。它们与射粮军相对应,分别指保护军粮和运输军粮的部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