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衡的意思、杓衡的详细解释
杓衡的解释
指北斗星。北斗七星第五为玉衡;第五至第七为杓,又名斗柄,故称。 清 顾炎武 《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诗:“函丈天涯远,杓衡岁序移。”
词语分解
- 杓的解释 杓 á 同“勺”①。 杓 ā 古代指北斗第五、六、七颗星。亦称“斗柄”。 拉开。 击。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衡的解释 衡 é 秤杆,泛指秤: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 称量: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衡。衡情度理。 平,对等:平衡。均衡。 指北斗星:衡汉(北斗
网络扩展解释
“杓衡”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具体解释如下:
一、拼音与基本释义
- 拼音:sháo héng(注音:ㄕㄠˊ ㄏㄥˊ)
- 释义:指北斗星。北斗七星中第五颗为“玉衡”,第五至第七颗统称“杓”(即斗柄),因此“杓衡”组合代指北斗星。
二、结构与天文依据
- “杓”的含义:北斗七星中第五至第七颗星(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形状如斗柄,又称“斗柄”。
- “衡”的含义: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星“玉衡”。
- 组合意义:通过“杓”与“衡”的并称,代指北斗整体或强调其方位指示功能。
三、用法与示例
- 文学引用:清代顾炎武在《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中写道:“函丈天涯远,杓衡岁序移。”
- 语境:多用于诗词或典籍,体现对天文现象的雅称或隐喻时光流转。
四、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相关研究中。如需深入理解,可结合《汉书·天文志》等文献中北斗星的文化象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杓衡
杓衡(sháo héng)是一个汉字词,拆分部首为木和昆,笔画数为9。它由两个字形组成,木表示杖的形状,昆表示古代用来称量物品的天平。
来源
杓衡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原秩》中,原指古代官吏持杖以示权威和传达指示、用天平量衡货物以维护公平。后来,杓衡的含义逐渐扩展,也可用来比喻评判事物的标准或准则。
繁体
杓衡的繁体写法为“杓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杓衡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1. 他的行为举止始终符合社会道德的杓衡。
2. 这个公司在质量杓衡上做得非常好。
组词
杓衡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词,如:杓衡执法、杓衡标准、杓衡权威等。
近义词
杓衡的近义词包括衡量、权衡、评估等。
反义词
杓衡的反义词可以是任意没有评估或衡量意义的词语,如主观、随意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