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损害。《管子·七臣七主》:“冬无赋爵赏禄,伤伐五藏。” 宋 马永卿 《懒真子·修养》:“修养之士,当书《月令》置坐左右。夏至宜节嗜欲,冬至宜禁嗜欲。盖一阳初生,其气微矣,如草木萌生,易於伤伐。”
伤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语义的古语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伤害与攻伐
指武力征伐造成的损害。《汉语大词典》释义为:“犹攻伐”,强调通过武力手段对他人或他国进行打击,隐含破坏性后果。例如《左传》中“不伤民,不益灶”的延伸语境中,“伤”即指军事行动带来的民生损害。
身心损耗
引申指过度消耗导致的损伤。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提出“五劳所伤”,其中“久视伤血,久卧伤气”的“伤”即与“伐”相通,表示内在精气的耗损。现代汉语中仍保留“伐性伤身”(过度纵欲损害生命)的固定用法。
“伤”(傷)从“人”从“昜”,本义为人体受创;“伐”从“人”从“戈”,本义为武力征讨。二字组合后强化了“人为外力导致的破坏”这一概念。
《韩非子·说难》中“大臣贵重,敌主争事,外市树党,下乱国法,上以刬主,此国伤伐者也”,此处“伤伐”指国家因内斗导致的国力损耗。
典籍引注来源
汉语大词典(纸质版第7卷,p. 1284)
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p. 56)
“伤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损害”,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不同释义的扩展分析,可参考汉典及《管子》相关注解。
暴毙被料博约裁铰撤备赤脚汉驰心吃斋崇茂楚望台赐赉第八帝门斗艹二路地主放敖分耗浮盐高位重禄鲠切构求勾索韩徐皓锷会同馆晦晓伙并济济翼翼金编经说炕寝客卿控驾连番脔割緑水青山买臣覆水木龙难名内敛弄田皮包骨头迁都遒伟日月蹉跎散勇僧祇适归史料受绐叔献思鲈脍天女沱茶晚市微阴稳稳静静武进无头告示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