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曰:‘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復之谋,今咸匿声隐形,不闻其语,厥咎安在?’”
“使贤任能”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以下为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近义延伸
与“任人唯贤”“选贤举能”等成语含义相近,但更突出“贤”与“能”的双重标准。
“使贤任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德才兼备的重视,既是历史治国理念的缩影,也对现代组织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如需进一步考据具体文献用例,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使贤任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通过任用贤才来发挥其能力。下面将对该成语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进行分析。
《使贤任能》中的“使”拆分为“un-”和“-en”,六画,部首为“人字旁”;“贤”为“贝”和“玄”,八画,部首为“贝字旁”;“任”为“亻”和“壬”,四画,部首为“人字旁”;“能”为“肙”和“月”,十画,部首为“肉字旁”。
《使贤任能》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的言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强调通过选拔贤能任职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发展潜力。
《使贤任能》的繁体写法为「使賢任能」。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使贤任能》的“贤”在古时候写作“賢”,“能”在古时候写作“能”。这些古代的写法反映了汉字的演变。
他的领导风格符合《使贤任能》的原则,将有才能的员工任用在合适的岗位上。
使命、贤士、任职、能力
任人唯贤、用人唯贤、选拔贤才
用人不当、任人唯亲、推崇无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