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省的意思、三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省的解释

[three ministries]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详细解释

省察三事。《论语·学而》:“ 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祗悔。” 南朝 梁 江淹 《讨沉攸之尚书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 明 谢谠 《四喜记·月桂同攀》:“孝名儿乾坤永垂,一日里三省吾身。”

(1).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自 南北朝 至 唐 ,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一》:“初,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待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2).借指朝廷决策机构。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诗:“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

(3).特指我国东北三省。《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红旗飘》:“齐心合力打 日本 ,收回三省救同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省”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官职制度中的“三省”

指中国古代隋唐至宋代的中央最高政务机构,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

  1.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与决策(隋称内史省);
  2. 门下省:审核诏令,纠正政令偏差(隋称纳言);
  3. 尚书省:执行具体政务,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分工明确,形成“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行”的制衡体系,对后世官制影响深远。此制度肇始于魏晋,完善于唐代,宋辽沿用,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体现。


二、儒家经典中的“三省”

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此处“省”(xǐng)意为自我反省:


“三省”既可指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体现政治制度;也可指自我反思的修养行为,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两类解释均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省》的意思

《三省》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经过反复思考、检查和审视。它常用于指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省》的部首是“心”(xīn),总笔画数为8。

来源和繁体

《三省》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荀子·劝学篇》:“要躬先得,而后人敬之;要先富裕,而后人服之;要先得官,而后人跋之。”这句话体现了《三省》的意涵。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參省”。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汉字写法有很多变体,但它的基本形状与现代汉字相似。因此,古时候写作《三省》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相近,只是可能存在一些书写风格或笔画顺序方面的小差异。

例句

1. 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应该先三省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是否足够。

2. 董事会对公司的高管层进行定期的三省,以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

组词

苍白三省、深思熟虑、反省检查、逐一反思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自省、自问自答

反义词:放任、忽视

别人正在浏览...

骜倨犇呼比物此志侧卧朝懽暮乐存爱大本彫疎烦溽飞禽祓斋告吹鬼哭神嚎奤调焊锡赫斤烘柿怀羞怀拥颊囊脚趾节短韵长劫买谨洽进寿计无所之记载狂蛊狂戾櫑器獠女灵根緑尊慲兜盟歃谬盭鸟虫篆涅而不缁喏喏鹏张葡糖栖鵀驱殿晒曝舍戍史观施政舒卷驷景探马赤军提唱通判驮绒瓦罍王世贞温理无万大千污濊逍遥津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