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磉盘的意思、磉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磉盘的解释

柱下石礅。《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东禅思岳禅师》:“大小岳上座,口似磉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磉盘(sǎng pán)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承托木柱的基础构件,属于石作部分的重要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由“磉”(柱下石)与“盘”(承托物)组合而成,指代“柱础下方扩大承重面的石制基座”。

从建筑结构角度分析,磉盘具有三层功能体系:

  1. 力学承重:通过扩大接触面积分散木柱荷载,《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指出其厚度通常为柱径的1/5-1/3,能有效防止地基沉降
  2. 防潮防腐:采用花岗岩等石材制作的磉盘,《营造法式》记载其离地高度需达到三寸(约10厘米),以隔绝地气对木柱的侵蚀
  3. 艺术装饰:明清官式建筑中的磉盘常雕刻覆莲、云纹等图案,故宫太和殿现存实例显示其雕饰深度控制在5-8毫米,兼顾美观与结构安全

据《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考证,磉盘形制历经三个阶段演变:

该构件至今仍应用于仿古建筑修复工程,苏州园林管理局2020年发布的《古建修缮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了磉盘石材抗压强度不得低于60MPa的技术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磉盘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石制构件,主要用于木结构建筑的柱子底部支撑。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磉盘是柱下的石礅,通常安装在台明(建筑基座)的柱子位置,一部分埋于台基内,另一部分露出台明表面,露出的部分被称为“古镜”。

2. 结构与功能

3. 装饰与文化意义
磉盘不仅是功能性构件,也反映了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其形制、雕刻常与建筑整体风格呼应,成为传统建筑美学的一部分。

4. 文献记载
《五灯会元》中“口似磉盘”的比喻,侧面印证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认知度。

磉盘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是中国古建筑榫卯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体现了工匠对力学与美学的融合。

别人正在浏览...

閟幄材童妙妓黜免纯孝刺谳发辣蕃扞放屣分证告俘高压釜高揖国信使含贝画供毁容笺传渐靡家至户晓介介科名口干舌焦枯毁拉面纍纍若若冷锉磏仁邻笛灵签临难不慑攦秀露胔渺无影踪摸桩内亲外戚内障品裁品例乾晷饶奢桑户缫丝娘上告山翁少微笙磬同音沈隐神意自若水湿说城朔管赎帖四唐松风操投效顽肉帏帘无天于上,无地于下小幼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