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tion of iron,impregnable fortress as a wall of bronze;impregnable like walls of brass and iron] 亦作“铁壁铜墙”,比喻防御工事坚固,也比喻力量的强大、意志的坚定
见“ 铜墙铁壁 ”。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元 无名氏 《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水浒传》第四八回:“ 宋江 自引了前部人马,转过 独龙岗 后面来。看 祝家庄 时,后面都是铜墙铁壁,把得严整。”亦作“ 铜城铁壁 ”、“ 铜墻铁壁 ”。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飭令彷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再生缘》第六回:“隐身符,暗藏鱼尾金冠内,那怕铜墻铁壁中。” 毛6*泽6*东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铜墙铁壁汉语 快速查询。
“铜墙铁壁”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比喻防御工事极其坚固,难以摧毁,也引申为意志坚定、团结一致的力量。其字面含义是用铜和铁筑成的墙壁,形容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铁壁铜墙”“铜壁铁墙”为同义变体,均强调坚固性。
该成语既可用于具体防御工事,也可抽象表达精神或集体的强大,是汉语中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生命力的典型词汇。
《铜墙铁壁》是一个成语,意为比喻坚固牢不可破的防御体系或壁垒。
《铜墙铁壁》的拆分部首为金和土,笔画分别为5画和6画。
《铜墙铁壁》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朝文学家辛弃疾的《破幽梦迷胡虏深山记》。文章中写道:“一势如铜墙铁壁,深山之中,相逢者击必死。”后来,这一成语广泛流传并固定下来。
繁体字为「銅牆鐵壁」。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铜牆鐵壁」。
1.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的队伍展现出铜墙铁壁般的防守能力,对手毫无机会。
2. 这个城市的防线建立得如同铜墙铁壁,从来没有被敌人攻破过。
铜山、铜器、铜钱、铁杆、铁证、铁马
金城汤池、固若金汤、固若金石、铜墙铁户
纸糊的墙、软弱无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