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书·伊训》:“敢有恆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恆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宋 苏轼 《骊山》诗:“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 驪山 可亡国。”
“三风十愆”是中国古代典籍《尚书·伊训》中提出的概念,指三种恶劣风气及其滋生的十种罪过,主要用于警示官员修身治国。以下是详细解释:
“三风”指巫风、淫风、乱风,是官僚阶层中盛行的三种不良风气;“十愆”则是这三种风气对应的十种具体罪愆:
此概念出自《尚书·伊训》,是商朝名臣伊尹为训诫太甲而作,强调官员若沾染其中任何一项,会导致“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宋代苏轼在《骊山》中亦引用此典,警示统治者:“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三风十愆”至今仍被引用,作为廉政文化和官员自律的警示,提醒公职人员戒除奢靡、腐败与专断之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尚书》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文献。
三风十愆是古代中国文人所使用的成语,意指不良的行为和错误的举止。它由两个成分组成:三风指的是三个不良的风俗习惯,而十愆则是指十个错误或过失。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三风:三 (三点水) 风 (风字旁)
- 十愆:十 (丨丨丨) 愆 (心字旁)
来源:
三风十愆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文中提到了“三者亡:酗,淫,盗”。这里的“酗”指的是酗酒,与贪欲、暴力等不良行为有关;“淫”指的是淫乱、放荡等道德败坏的行为;而“盗”则是指行窃或侵占他人财物。
繁体写法:
三風十愆
古时候汉字写法:
三风:䖵風
十愆:什愆
例句:
1. 小明在班级聚会上喝醉了,这是他犯的第一个三风。
2. 那个年轻人放荡不羁,陷入了淫行的十愆之中。
组词:
- 三言两语
- 三思而行
- 千愿万愿
近义词:
- 三非四恶
- 十恶不赦
反义词:
- 三德九善
- 十全十美
欛柄柏梁篇蔽形程式貙卒刺邪里搭钩灯台守颠来倒去对牀夜语度曲饵糕迩年方棱饭痂风动工具古货黄金车洄波瓠蠡混沦棘户近世旧楮刻石寇警朗言兰莸累盛领兑笼裙鲁飔甿税迷怖母金狃胜坯墣洽人企怀旗旆啓予阙政三内设心处虑食方丈于前受尘寿酒耍猴儿殊智私嗜痰饮桃都山讨理投体妥靠王爷万机瓦瓶委叶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