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冗从"。
2.散职侍从官。《汉书.枚皋传》:"三年,为王使,与冗从争。"颜师古注:"冗从,散职之从王者也。"后汉有中黄门冗从仆射,以宦者任之,秩六百石。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后亦泛指随从。
“冗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多余的从属关系或不必要的附庸,强调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该词由“冗”(多余、繁琐)和“从”(依附、从属)组合而成,常用于贬义语境。
2. 历史渊源 最初指古代官职中的散职侍从官,如《汉书·枚皋传》记载的“冗从”为散职随从帝王的人员。后汉时期设有“中黄门冗从仆射”一职,由宦官担任,负责宿卫和随行帝王车驾。
3. 现代用法
4. 发音与结构
提示: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历史官职演变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相关记载。
冗从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冗杂、繁琐以及不必要的事物或行动。
冗从的部首是冖(mì),笔画数为9。
冗从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尔雅》一书中,它描述了一种繁文缛节的陈述方式。
繁体字的写法为「冗從」。
在古代,冗从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包括「冗琮」和「冗悰」等。
1. 去掉这些冗从的步骤,我们可以更快地完成这个任务。
2. 这份报告有太多的冗从内容,需要简化。
1. 附冗:指附加的、多余的冗从。
2. 冗长:指文章、讲话等过长繁杂。
冗长、冗杂、繁琐。
简洁、简单、简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