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弯弯曲曲。 汉 扬雄 《太玄·傒》“屈角直足不伎剌也” 晋 范望 注:“角而屈屈,故剌害之也。”《前汉书平话》卷上:“ 周勃 领圣旨,即排一阵,名蛟龙混海。势如蟠蚖,屈屈两口。压阵四面旗,覩军前长枪当锋,后列弓弩攻威。”
(2).冤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老汉 张善友 一生修善,便是俺那两箇孩儿和妈妈,也不曾做甚么罪过,却被阎神屈屈勾将去,单剩得老夫。”
“屈屈”是一个叠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屈”的释义来理解。综合解释如下:
形态描述:弯弯曲曲
指物体或路径呈现弯曲、不直的状态,如“屈屈折折”。
例: 《易·系辞》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单字“屈”即表弯曲()。
情感表达:委屈、冤枉
表示内心感到不公或受冤枉的情绪,常见于“委委屈屈”等用法。
例: “她委委屈屈地抽泣着跑出房去”()。
如需进一步了解单字“屈”的详细演变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等来源。
屈屈(qū qū)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可以表示“弯曲、弯下背”,也可以表示“受挫、屈服”。在不同的语境下,屈屈可以表示身体的动作,也可以表示心理上的状态。
屈屈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一部分是屮(chu),右边的一部分是尸(shi)。根据《康熙字典》,屈屈的总笔画数为5画。
屈屈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汉字,其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繁体字“屈”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即左右结构,但多数部分采用了简化字“屮”来代替。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屈屈没有进行构形上的变化,其形态保持不变。部分古代文献中,屈屈被写作屈+尸,表示人弯曲或屈从的动作。
1. 他因为长时间低头用手机,现在脖子屈屈的。
2. 她在困境中屈屈服服地接受了现实。
屈屈可以作为一个词根,和其他字合成新的词语,例如:屈从、屈曲、屈服。
近义词:屈服、顺从。
反义词:挺直、不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