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榷束的意思、榷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榷束的解釋

專管,專賣。 唐 元稹 《唐慶萬年縣令制》:“執事言爾 慶 ,榷束池鹵,生息倍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榷束"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國家通過法令對某些重要商品(如鹽、鐵、酒等)實行專營專賣制度,進行壟斷和控制。它強調的是政府運用行政權力對特定經濟活動的強制性管理和約束。

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榷 (què): 本義指獨木橋,引申為專賣、專利、專營。在古代經濟制度中,特指國家壟斷某種商品的生産、運輸和銷售,禁止私人經營,以增加財政收入。例如“榷鹽”(食鹽專賣)、“榷茶”(茶葉專賣)、“榷酤”(酒類專賣)。
    • 束 (shù): 本義指捆綁,引申為約束、限制、管理、控制。
    • 榷束 (què shù): 兩字結合,意為通過專賣制度進行管理和約束。它描述的是一種國家運用經濟壟斷手段來實現對特定行業或商品流通的強制性管控。
  2. 曆史背景與應用: “榷束”一詞及其所代表的概念,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漢武帝時期以後的曆代王朝中非常常見。統治者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打擊富商大賈、控制戰略物資(如鹽鐵),常常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實行“榷”的制度。這種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束”,即對民間自由經濟的限制。

    • 例如,在《鹽鐵論》等古籍中,雖然可能未直接出現“榷束”一詞,但詳細記載了朝廷與民間關于鹽鐵專賣(即“榷”)利弊的辯論,這種專賣制度就是典型的“榷束”。
    • 又如《宋史·食貨志》等史書中,詳細記載了宋代的茶、鹽、酒、礬等商品的“榷”法,這些制度設計都體現了國家對這些商品的“束”。
  3. 同義詞與相關概念:

    • 專賣: 最直接對應的現代詞彙。
    • 專營: 含義相近。
    • 壟斷: 強調對市場的獨占性控制。
    • 榷酤/榷鹽/榷茶: 具體的專賣項目。
    • 禁榷: 意義非常接近,指禁止私人經營,由國家專賣。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這是目前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對“榷”字的釋義包含“專賣”義項,并引用了大量古籍例證。對“束”字的釋義包含“約束、限制”義項。雖然該詞典可能未直接收錄“榷束”詞條,但其對詞素的權威解釋是理解該複合詞的基礎。可在大型圖書館查閱或通過專業數據庫(如知網)查詢相關釋義。
  2. 《辭源》(商務印書館): 側重古漢語詞彙溯源,對“榷”的“專賣”義有詳細解釋和例證,有助于理解該詞的曆史背景。可在大型圖書館查閱或通過專業數據庫查詢。
  3. 《鹽鐵論》(桓寬著): 西漢時期的重要文獻,核心内容就是記錄朝廷關于鹽鐵專賣政策的辯論。這是理解“榷”(專賣)制度及其社會影響的最原始、最權威的史料之一。可在中華書局等出版社的版本或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中查閱。
  4. 曆代正史《食貨志》(如《史記·平準書》、《漢書·食貨志》、《宋史·食貨志》等): 這些史書章節系統記載了各朝代的財政經濟政策,其中對國家實行鹽、鐵、酒、茶等商品專賣(榷)制度的記載最為詳實可靠,是“榷束”概念在曆史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可在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或相關古籍數據庫中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榷束”一詞的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析,需結合古籍用例及引申義綜合理解:

  1. 基本含義
    指專管、專賣,即對特定商品實行政府壟斷經營。這一釋義源于唐代元稹《唐慶萬年縣令制》的記載:“榷束池鹵,生息倍稱”,描述鹽池資源的官方管控。

  2. 詳細解釋

    • 詞源構成:“榷”本指官府專賣(如“榷茶”“榷稅”),“束”意為約束,組合後強調通過制度嚴格管控。
    • 引申義: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引申為界限分明、不容逾越,可能源自古代市集規則對商賈行為的規範。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經濟制度,如鹽鐵專賣;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偶見于曆史文獻分析或比喻性表達(如強調規則約束力)。

  4. 古籍例證
    唐代元稹的制書是最早明确用例,體現該詞在唐代已用于行政文書,指代資源管理的官方壟斷。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權威辭書,對比不同時期的語義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白栘八音聯歡編録逼拷不媚趁熱鬧串鼻子詞锷措手不及盜狗地速東洋刀防洪反眼不相識飛沿走壁豐産诰誓關錢管叔歸第吼聲黃白之資隳節敗名昏踰餞春僭度檢閱皛皎境阈兢莊連二竈斂錢六色倫輩氀褐禡纛毛司悶哽渺渺末偻泥燕培堆戚闬請勿颯白桑黮晌午飯繩束獅象搏兔,皆用全力受書霜日鼠竄狗盜書迷私産制度竦耳松落騰蹀通稿文幾相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