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天调的意思、钧天调的详细解释
钧天调的解释
指钧天广乐。 明 高濂 《玉簪记·奏策》:“簪笏盈朝,听静里乐奏钧天调。”
词语分解
- 钧的解释 钧 (鈞) ū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钧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钧之势。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钧(亦喻造就人材)。 乐(?)调(刼 ):钧弦。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
专业解析
“钧天调”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天上的仙乐或极其美妙、超凡脱俗的音乐。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
“钧天”释义:
- “钧天”指天的中央,即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或神仙居住的地方。在古汉语中,“钧”常通“均”,有“均衡”、“调和”之意,引申指天庭的音乐必然是和谐完美的。
- 如《列子·周穆王》记载:“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这里的“钧天”即指天帝所居的中央之天。
- 《史记·赵世家》也记载了赵简子梦游钧天,听到“广乐九奏万舞”的故事 ,奠定了“钧天”与仙乐的联系。
-
“调”释义:
- “调”在此处读作diào,指曲调、乐调、音调。它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风格。
- 如《汉语大词典》对“调”的释义之一即为“乐律,乐谱”。
-
“钧天调”合义:
- 将“钧天”与“调”组合,“钧天调”直译为“天上的曲调”。其引申义和常用义是指:
- 天上的仙乐、神曲: 指神话中天帝或神仙演奏的美妙音乐。
- 极其高雅、超凡脱俗的音乐: 用来形容人间罕见、美妙绝伦的音乐,带有极高的赞誉和理想化的色彩。
- 引申指意境高远、不同凡响的文艺作品或格调: 有时也用于形容诗歌、文章等具有非凡意境和格调的作品。
二、 出处与用法
- “钧天调”一词直接源于“钧天广乐”的典故。“钧天广乐”或“钧天之乐”是更早、更常见的表述,指整个天庭的盛大音乐。
- “钧天调”可以看作是“钧天之乐”的浓缩或变体,更侧重于指具体的曲调或音乐风格。
- 该词多用于文学性、赞誉性的语境中。例如,宋代苏轼在《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中写道:“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爵。……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浊。清风入齿牙,出语如钧璈。” 虽未直接用“钧天调”,但“钧璈”(指钧天广乐中的玉磬)的意象与之相通,形容诗歌如仙乐般清新脱俗 。
- 后世文人常用“钧天调”来赞美音乐或诗歌的高妙境界。例如,清代诗词中可见“谁奏钧天调”等表述。
三、 总结
“钧天调”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音乐理想的典雅词汇。它特指:
源自天庭、神仙所奏的,或形容人间极其美妙、超凡脱俗、意境高远的音乐曲调。
这个词蕴含着对至高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赞美,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天籁之音”的推崇。
参考资料:
- 《列子·周穆王》 (古籍原文,典故来源)
- 《史记·赵世家》 (古籍原文,典故来源)
- 《汉语大词典》 (权威工具书,释义参考) - 可查询权威在线版本如 汉典 或 国学大师 相关条目。
- 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诗词用例,体现相关意象) - 可见于古籍数据库或诗词鉴赏网站如 古诗文网。
网络扩展解释
“钧天调”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文学词汇,其解释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释义
“钧天调”指钧天广乐,即神话中天帝或神仙所演奏的盛大音乐。该词常用于形容气势恢宏、超凡脱俗的乐曲或场景。
二、词源与结构解析
- 钧天:指“天的中央”,源自《吕氏春秋》中“中央曰钧天”的描述,后引申为天界、仙界。
- 调(读作diào):此处指乐曲的基调或乐谱,而非“调和”之意。
三、文学引用示例
明代戏曲家高濂在《玉簪记·奏策》中写道:“簪笏盈朝,听静里乐奏钧天调”,描绘了朝堂上回荡着宛如仙乐的庄严曲调。
四、扩展知识
- 钧的字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亦作敬辞(如钧鉴、钧启)。
- 调的多音:读tiáo时意为协调,读diào时多指曲调或调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典文学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玉簪记》等戏曲文本。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词典及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抱恩冰舞避世墙东步打球怖惧槽枋朝迁市变谌母传禀蹈厉大坡大着作鹅笼飞鹰走马焚骨扬灰府帖宫车晚出贯膂宏盛淮圻疾斗解谜惊蓬旧话重提旧因醵资慨尔锒铛入狱郎门朗密乐山爱水栎木临阵磨刀六街鼓骂人马贼面伤杪秋民词明媒正礼目不转睛沐浴膏泽啓路弃市人时柔质三豕涉河神思石舄潭隩嗒然同甲屠噬瓦粮威震先登想望风褱下书徙次喜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