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婉缛的意思、婉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婉缛的解释

指文辞婉转曲折而富文采。《新唐书·虞世南传》:“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慕僕射 徐陵 , 陵 白以类己,由是有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林茂之》:“因为披拣得百五六十首,皆清新婉縟,有 六朝 初 唐 之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婉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文辞的文学风格,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呈现: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婉缛”指文辞婉转曲折且富有文采,即语言表达既含蓄委婉,又兼具繁复华丽的修饰。

    • “婉”本义为柔顺、委婉,引申为表达方式的含蓄曲折();
    • “缛”原指繁密的装饰,此处指文辞的繁丽与雕琢()。
  2. 拆解释义

    • 婉:形容语言或情感表达的柔美、含蓄,如“婉转”“婉约”;
    • 缛:强调文采的繁复华美,如“繁缛”“缛丽”。
      二者结合,形成“婉转中见富丽”的独特风格。

文献出处与用法

  1. 经典用例

    • 《新唐书·虞世南传》记载,虞世南与兄长虞世基师从顾野王,其文章因“婉缛”风格闻名,被赞“慕徐陵”(南朝文学家,以辞藻华美著称)()。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评价林茂之的诗“清新婉缛”,体现六朝初唐之风()。
  2. 语境特点
    多用于文学评论,描述诗文既含蓄曲折,又不失辞藻的雕琢与铺陈,常见于对古典文风的概括。

相关拓展

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对传统文风的评析。若用于写作,需注意语境适配性,避免生硬堆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新唐书》或《池北偶谈》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婉缛的意思

婉缛(wǎn rù)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优雅动人,态度温和而令人愉悦。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温柔以及姿态优雅,并带有一种迷人而舒适的感觉。

拆分部首和笔画

婉缛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婠(wān)和缶(fǒu)。其中,婠的拆分部首是女,而缶的拆分部首是缶。根据笔画计算,婠拥有10画,缶拥有6画,总共16画。

来源

婉缛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用来形容女子的美好。在古代,婉缛非常常用,被广泛使用于儒家经典中,如《易经》、《尚书》、《论语》等。后来,这个词扩展了其含义,包括诗文、音乐、舞蹈以及人们的谈吐和举止等方面。

繁体

婉缛的繁体字为「婉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婉缛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在《康熙字典》中,可以找到婉缛的古汉字写法为「婉曈」、「婉媮」或「婉融」等。这些旧字体有时候会采用不同的发音和意思。

例句

以下是婉缛的用法例句:

  1. 她的举止婉缛动人,仿佛来自古代的贵妇。
  2. 她的婉缛之态令人心旷神怡。
  3. 他们翩然起舞,舞姿婉缛如仙子一般。

组词

婉言(温和而委婉的话语)、温婉(温柔而和善)、温雅(温和而优雅)、姿态(人的姿势和动作)、动人(引起共鸣或感动)。

近义词

婉约、温柔、婉媚、柔美。

反义词

刚硬、粗鲁、粗俗、乖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