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其然的意思、其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其然的解释

(1).犹言如此。《论语·宪问》:“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周书·王杰王勇等传论》:“ 耿豪 、 王勇 ,不其然乎。”

(2).必如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申丰 ﹞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 杜预 注:“其然,犹必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其然”是一个文言色彩较浓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主要出现在书面语或对古典文献的引用中。其含义需要结合“其”和“然”两个字的本义及组合后的语境来理解。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基本含义:

    • 其: 在古汉语中,“其”主要用作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的”、“它(们)的”、“那(个/些)”、“其中的”等;也可用作语气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祈使等语气。
    • 然: 本义是“燃烧”,后假借为指示代词或形容词词尾。作代词时,意思是“如此”、“这样”、“那样”。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时,表示“……的样子”,如“欣欣然”。
    • 组合“其然”: “其然”中的“其”通常取其代词义(指代上文提及的内容),而“然”取其代词义“如此”、“这样”。因此,“其然”最核心的字面意思是“它(是)这样”、“那个样子”、“如此的情况”。
  2. 主要用法与语境含义:

    • 指代前述情况或状态: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其然”用来指代前文已经描述过的事实、情况、状态或道理,相当于“如此”、“这样(的情况)”。例如:

      不知其然。(不知道它是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习焉不察,安于其然。(习惯了就不觉得有问题,安于现状(安于事物本来的样子)。)

    • 表示肯定或确认: 在特定语境下(常与否定词或疑问词对比出现),“其然”可以表示对前述情况的肯定或确认,相当于“确实如此”、“就是这样”。例如: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 文中探讨了伯夷叔齐的遭遇与“天道”的关系,最后发出感慨。若问“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义看得那样重,而把富贵看得这样轻吗?),这里的“其然”隐含了对他们行为动机的某种确认或强调。(虽非直接使用“其然”一词,但展示了类似“其…然”的指代结构)

    • 构成固定结构: “其然”常与“岂”、“不”等词连用,构成反问或否定句式。
      • “岂其然乎?”: 意思是“难道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吗?”,表示怀疑或惊讶。这是非常经典的文言表达。例如:

        或问:“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论语》) - 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岂其然乎”,但“奚其丧?”(怎么会亡国呢?)的结构和语气类似“岂其然乎?”的变体,表达反问。

      • “不知其所以然” / “莫知其然”: 意思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它的原因”。这里的“其然”指代现象或结果。
  3. 现代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其然”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很少单独使用,主要保留在成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和一些书面色彩浓厚的表达中。其含义依然是指代某种既成的现象、状态或事实。

“其然”是一个文言短语,核心意思是“它(是)这样”、“那个样子”、“如此的情况”。其主要功能是指代前文所述的具体情况、状态或事实。常见于表示确认(隐含)、构成反问(如“岂其然乎?”)或说明对现象的了解程度(如“不知其然”、“知其然”)。在现代汉语中,其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固定表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中。

引用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其”、“然”及“其然”的释义和古例引证。 (权威词典释义)
  2.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对文言虚词“其”和“然”的语法功能及用例分析。 (权威教材解析)
  3. 《论语》、《庄子》等先秦典籍: “其然”或其相关结构(如“岂其然乎”)的原始出处和经典用例。 (经典文献语料)

网络扩展解释

“其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解释

  1. 犹言如此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肯定或认同,相当于“是这样”或“确实如此”。例如《论语·宪问》中孔子所言:“其然,岂其然乎?”(意为“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通过反问表达对表面现象的质疑。

  2. 必如此
    强调必然性,表示“必须如此”或“必定这样”。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其然,将具敝车而行”(杜预注:“其然,犹必尔”),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详细分析


三、古籍用例

出处 原文 释义
《论语》 “其然,岂其然乎?” 对传闻的质疑
《左传》 “其然,将具敝车而行” 表达必然性
《后汉书》 “终陷党议,不其然乎?” 对结果的感叹

“其然”既可表肯定(“如此”),亦可表必然(“必如此”),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需更多古籍例证或相关成语解析,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悲叹逼汗草波纹不知就里采致乘雷承休凑手不及耽志登贤垫溢东坡遁神返悔风日高压线攱阁寒怆黑沉黑乎乎汇价嚄唶宿将祸衅景象井渫老官儿凉草辽川离合草茅轩马蹄莲沐树囊槛年分弄獐蓬岛平畅骑吹欺上瞒下湫溢渠门曲蘖髯鬓肉物儒关商业资本水作坊桃色岧崹外伤外圆内方违避窝匪五华五荤五蘟謏说燮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