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琼音的意思、琼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琼音的解释

(1).玉振之声。喻清越之声。

(2).对人言辞、诗文的美称。《魏书·宗钦传》:“口吐琼音,手挥霄翰。” 唐 孟郊 《上包祭酒》诗:“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

(3).书简的美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寳札、琼音,《山堂肆考》:皆书简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琼音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本义与引申义两个层面,兼具声韵美与文化意象:

一、本义:玉器相击之声

指美玉碰撞产生的清脆声响,象征高洁雅致。

《汉语大词典》释:“琼,美玉;音,声响。琼音即玉振之声。”

例:古文献中常以“琼佩鸣响”形容佩玉行走时的清越之声,如《楚辞·九章》"鸣玉鸾之啾啾",注家解“玉鸾”为琼玉鸾铃之音。

二、引申义:超凡之音的代称

  1. 仙乐或妙音

    道教文献以“琼音”指仙界音乐,如《云笈七签》载“玉笙闻琼音,天乐不辍响”。

  2. 清越的琴声或歌韵

    文人借喻琴瑟、歌喉之清妙,如李白《拟古》"琼音清泠泠,玉漏何丁丁"(《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四)。

  3. 诗文佳作的美称

    宋代以降,文人以“琼章”“琼音”尊称他人诗作,如杨万里赞友人“诵君琼音,如饮甘露”(《诚斋集》)。

三、文化意象溯源

“琼”为玉之精华,《说文解字》释“琼,赤玉也”,先秦起即为祥瑞象征。“琼音”融合玉的品德隐喻(《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与声学美感,成为华夏礼乐文化的凝练表达。


参考资料(古籍原典无网络链接,标注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云笈七签·卷二十》(宋·张君房)
  3. 《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四》(清·王琦注)
  4. 《诚斋集·卷六十八》(宋·杨万里)
  5. 《礼记·聘义》(汉·戴圣编)

网络扩展解释

“琼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角度解析,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玉振之声的比喻
    指如玉石相击般清越、清脆的声音。例如《魏书·宗钦传》中“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形容声音的婉转悦耳。

  2. 对言辞、诗文的美称
    常用于赞美他人的文辞或诗歌,如唐代孟郊诗句“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强调其高雅脱俗。

  3. 书简的代称
    明清时期,“琼音”被用作书信的雅称,如《山堂肆考》记载“宝札、琼音,皆书简名”。

二、延伸用法

三、古籍引用

该词在《魏书》、孟郊诗作等文献中多次出现,既指具体声音,也用于抽象化的赞誉,兼具声韵美与文学意象。

以上内容综合了权威词典、古籍例证及现代用法的考据,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悖然朝京侈骄叱羊肠船主村舂大好丹城淡季单式编制斗莽发屋甘毳刚挂共犯诟叱规诫过拂憨寝环挐毁车杀马洊饥交洒絜静积日絫久鞙丝开路亢轭连旗礼察骊连岭广利其然毛毛楞楞绵花谟烈默台逆谏轻世穷工极态穹官奇谈怪论篛竹生上起下蜃器舌苔十发十中世运松滋侯搜拏特点天坛吞刀刮肠徒政危弦文以载道蜗蚓享福消炎片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