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国的意思、体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国的解释

(1).创建或治理国家。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体国垂制,上穆下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刘颂 殷勤於时务, 温嶠 恳惻於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呜呼!先正体国用人,争而不忮如此,天下何得不晏然!”参见“ 体国经野 ”。

(2).体念国家。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奉圣旨令:……其 马友 等并听帅臣 岳飞 节制,各务体国,共力破贼。” 明 李东阳 《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韵奉寿》:“夙夜在公长体国,行藏自我亦由天。” 清 梅曾亮 《臣事论》:“然有公忠体国之大臣,则亦不利乎此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体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汉语词典的角度进行如下解释:

  1. 本义:划分都城,营建宫室城池

    • 这是"体国"最原始和具体的含义。"体"在这里意为"划分"、"分理","国"指"国都"、"都城"。
    • 其直接来源是儒家经典《周礼·天官·冢宰》中的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 郑玄对此的注解是:"体犹分也。" 这句话描述了古代帝王建立都城的过程:辨别方位(辨方正位),划分都城区域(体国),丈量规划郊野土地(经野),然后设立官职,治理百姓。这里的"体国"特指对都城内部宫室、道路、市场等区域进行规划划分。
  2. 引申义:治理国家

    • 由具体的划分都城引申开来,"体国"获得了更抽象和宏大的意义,即"治理国家"、"为国家尽力"。
    • 在这个意义上,"体"可以理解为"治理"、"经营"或"设身处地地为国家着想"(体现、体恤),"国"指整个国家。
    • 例如,宋代陆游在《贺周丞相启》中写道:"体国公忠,拔身艰险。" 这里的"体国"就是指丞相以公忠之心治理国家。
    • 清代薛福成在《代李伯相复沈太史书》中也提到:"体国经野之谟,筹边裕饷之策。" 这里的"体国"同样指治理国家的方略。
  3. 词源结构

    • "体"(體)字的本义是身体,引申为事物的本体、主干,再引申出"划分"(如分理主干与枝节)、"治理"(如治理身体般治理国家)、"体现"(将内在精神表现于外)等含义。
    • "国"(國)字本义指疆域、地域,特指都城,后泛指国家。
    • "体国"作为一个动宾结构的复合词,其意义融合了"体"的"分理/治理/体现"与"国"的"都城/国家"双重含义。
  4. 用法与例句

    • "体国"在古代文献中常与"经野"连用,构成成语"体国经野",指全面治理国家(既治理都城也治理郊野)。
    • 单独使用时,根据语境可指具体的都城营建或抽象的治国理政。
    • 例如:
      • "古之王者,体国经野,为民立极。" (强调规划治理)
      • "公忠体国,夙夜匪懈。" (强调尽心尽力治理国家或为国效力)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体国”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创建或治理国家
    源自《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其中“体”意为划分、治理,“国”指国家。这一用法强调对国家疆域、制度的规划与管理。例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到的“体国之忠规”,即指治理国家的忠诚谋略。

  2. 体察、顾念国家
    指个人通过行为或思想体现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例如清代梅曾亮《臣事论》中提到的“公忠体国”,即强调官员需心怀国家利益。


二、用法与延伸


三、总结

“体国”一词兼具“治理国家”的实践意义与“心系国家”的精神内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周礼》《文心雕龙》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术笔仗承直吃光丹果调下牒文兜挡伐德反间计旛旗酚酞辐射平衡负艺关阂贯注孤峯国香海葬弘长红晕黄墟兼爱奬擢笺奏交存极福积邪局足乐存连溢李杜韩柳陵冈鸾氛渌酒麦丘门畿面质拟论盘跱赔错皮币埤堄皮鞘慊惧秦皇岛市缺袵山公酩酊沈练石经丝鞋踏浪膛子弹纠潭笋填牣同一律土英王猷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