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逻逤檀的意思、逻逤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逻逤檀的解释

西藏 产的檀木。古时 蜀 地制作琵琶,常用逻逤檀为槽,音色俱佳。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上》:“妃子琵琶逻逤檀,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献。其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文献通考·乐十》:“ 唐 天宝 中,宦者 白秀正 使 西蜀 ,回献双凤琵琶,以逻逤檀为槽,温润辉光,隐若圭璧,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亦省作“ 逻檀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逻逤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西藏产的檀木相关,主要用于制作乐器的历史记载。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逻逤檀”指西藏(古称“逻逤”或“逻些”)出产的檀木。这种木材质地温润如玉,光泽度高,尤其适合制作琵琶的共鸣槽(即“槽”),能赋予乐器更佳的音色。

  2. 历史用途

    • 唐代文献记载,蜀地工匠曾用逻逤檀木制作琵琶,例如唐玄宗时期宦官白秀正从西蜀带回的“双凤琵琶”,即以逻逤檀为槽,音色清亮,工艺精湛。
    • 宋代《杨太真外传》提到杨贵妃所用琵琶的槽由逻逤檀制成,木材质感如玉,可见其珍贵。
  3. 别称与简化
    该词也简称为“逻檀”,常见于古籍中对同一木材的描述。

补充说明

其他争议

个别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思维清晰”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误读或引申义,建议以历史文献记载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逻逤檀》的意思

《逻逤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用以形容人的行为或举止高雅、温文尔雅。

拆分部首和笔画

《逻逤檀》由“辶”、“实”、“木”、“亻”和“罙”五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6画。

来源

《逻逤檀》最早见于《左转》一书,书中用来形容人的文雅举止。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繁体

繁体字为「邏逤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以《逻逤檀》为例,古时的写法为「遼韶檀」。

例句

1. 他言辞优雅,举止逻逤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这位女士的仪态逻逤檀,仿佛是一个古代的贵妇。

组词

逻辑、逤口、檀栾

近义词

优雅、温文尔雅、文雅

反义词

粗鲁、粗野、庸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