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谯怒的意思、谯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谯怒的解释

怒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子产 忠諫, 子国 譙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谯怒”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语词汇,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单字“谯”与“怒”的本义及古文献用例中综合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的详细解释:

一、单字释义

  1. 谯(qiáo)

    • 本义:古代城门上的瞭望楼,亦称“谯楼”。
    • 引申义:责备、诘问。
      • 《说文解字》:“谯,娆譊也。”段玉裁注:“娆譊,谓扰扰弄言语也……今俗语云‘谯让’,即此义。”
      •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此处“谯让”即“谴责、责问”之意。
  2. 怒(nù)

    • 本义:生气、愤恨。
      • 《说文解字》:“怒,恚也。”指内心愤懑的情绪。
      • 《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可见其表“愤怒”之义源远流长。

二、复合词“谯怒”的涵义

“谯怒”为同义复合词,结合“谯”的“责备”义与“怒”的“愤怒”义,指因不满而严厉斥责,并带有强烈愤怒情绪的行为。其核心语义侧重于:

三、古籍用例与语境分析

虽“谯怒”作为固定搭配的直接文献较少,但可从近义词例证其用法: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选用“怒斥”“责骂”“诟怒”等替代词。研究古籍或方言时需注意其语境,避免与现代常用词混淆。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4.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谯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áo nù,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谯怒”指怒责或勃然大怒的状态,通常表示因极度不满而严厉斥责或表现出强烈愤怒。

  2. 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的记载:“子产忠谏,子国谯怒。”描述子产(郑国政治家)因忠言进谏而遭到子国的愤怒斥责。

  3. 词源与结构

    • “谯”原指古代地名(如楚国谯地),后引申为责备;“怒”即愤怒。组合后强调因不满产生的强烈情绪。
    • 部分资料认为“谯”与“诮”通假,故“谯怒”也可理解为“诮怒”(责备性愤怒)。
  4.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形容严厉的指责或极端愤怒的情绪。例如:“面对下属的失误,他谯怒不已。”
    现代使用较少,更常见于古籍或成语相关讨论。

  5. 相关成语
    与“勃然大怒”“冲冠怒发”等成语含义相近,均表示强烈愤怒。

提示:若需具体例句或更多古籍出处,可参考《韩非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3、8)。

别人正在浏览...

媕呓包银猵狭毕备腷膊鼻笛裁恨策帽儿长话短说蝉冠惩一儆百喘呼呼楚璧道斋德问电话机饭祝佛坛抚怀鼓诱后半晌猾伯护牌讲勖夹丝玻璃节鄂记怜惊涛经童撅撒掘室求鼠窭民军众唠噪料食龙帐垄作露草麪店弄性芘赖泼醅启露起牌耆颐散亲十字格死诸葛吓走生仲达遂滋溯源条目同职宛转微显微要纹银偓促晓日斜门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