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狱的意思、岸狱的详细解释
岸狱的解释
监狱。岸,通“ 犴 ”。语本《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陆德明 释文:“《韩诗》作犴,音同。云乡亭之繫曰犴,朝廷曰狱。” 宋 杨万里 《与张严州敬夫书》:“某初至,见岸狱充盈,而府库虚耗自若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七:“是何不幸为妇人,乃为人 申 韩 之,岸狱之!” 柳亚子 《放歌》:“刖刑施无辜,岸狱盈闺房。”
词语分解
- 岸的解释 岸 à 水边的陆地:河岸。上岸。两岸。 高大:伟岸(魁伟,高直)。魁岸。 高傲:岸忽(傲慢)。傲岸。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岸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古同“犴”,乡间牢狱。
- 狱的解释 狱 (獄) ù 监禁罪犯的地方:监狱。狱吏。狱卒。地狱。越狱。 罪案,官司:冤狱。文字狱。断狱。狱讼。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岸狱”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词义解析
“岸狱”指监狱,其中“岸”是通假字,通“犴”(读音同“岸”)。该词源自《诗经·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据陆德明《经典释文》注解,《韩诗》版本中“岸”写作“犴”,并解释为:“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即地方乡亭的监狱称“犴”,中央朝廷的监狱称“狱”,合称则泛指监狱。
二、历史用例
- 宋代文献:杨万里在《与张严州敬夫书》中描述“岸狱充盈”,反映当时监狱人满为患的现象。
- 清代文献:谭嗣同《仁学》用“岸狱”批判封建压迫,柳亚子《放歌》则以“岸狱盈闺房”暗喻礼教束缚。
三、相关拓展
- 字形关联:“犴”本指北方的一种野狗,因古代监狱常以猛兽命名(如“狴犴”象征牢狱),故引申为监狱。
- 现代使用:该词现已罕用,多见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语境中。
“岸狱”是古代对监狱的统称,其词源和用法体现了汉语通假现象及历史文化背景。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注疏及《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岸狱(àn yù)是指海岸旁边的监狱或囚禁设施。该词的部首是山和狱,总共有13个笔画。《岸狱》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是古时候描述海岸边的监狱而出现的。在繁体字中,也是以相同的形态书写。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岸狱被写作「岸獄」,但在现代汉字中则被写作「岸狱」。
以下是例句:我住在岸狱对面,每天都能听到囚犯的哭声。在使用岸狱这个词时,可以与海岸、囚禁、监狱等词汇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词组。例如:岸狱守卫、岸狱囚犯、岸狱逃脱等。
近义词可以是海边监狱、滨海监狱,而反义词可以是山上监狱或内陆监狱。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纷本县辨博贬匿壁垒森严博明巉巉尘昏赤棠崇伯酬地蹿红酢酨道周地膏斗艳争辉凡庸法庭風流儒雅凤侣風馬雲車凤去秦楼赅赡改悟狗养的盥耳佹得佹失简帛近故紧事进贤用能可则郎都兰子老区类感龙蹲鸾渚马策湣湣木假山南越鸟奴下炰鳖脍鲤篇目铺舍求和戎马生涯三梁鬙鬙嗜杀成性手炮树私蒐苗素构天高日远铁杵磨成针外制魏家小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