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吏部铨選官員的機關。職掌七品以上官員的考核、任用。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吏》:“《叩鉢齋官制攷》:鉛,量度也。 唐 選法,尚書銓掌七品以上選,亦稱鉛部,又稱東曹。”
“鉛部”是唐代吏部下設的铨選機構,主要職能與官員考核、任用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職能
鉛部負責七品以上官員的考核與職務任免,屬于吏部的重要分支。其名稱中的“鉛”取“量度”之意,暗含對官員能力、資曆的衡量标準。
别稱與隸屬關系
鉛部在唐代文獻中也被稱為“東曹”,隸屬于尚書省铨選系統,與吏部其他機構共同構成官員選拔體系。
詞源與文獻依據
清代學者梁章鉅在《稱謂錄·吏》中引述《叩缽齋官制考》,明确提到“鉛部”名稱的由來:“鉛,量度也”,強調其職能核心是對官員的評估與任用。
注:現代語境中“鉛”多指金屬元素(符號Pb),但“鉛部”為曆史專有名詞,與金屬無關。
《鉛部》是一個漢字的部首,用于指代和形容與鉛相關的物體、特征、性質或事物。
《鉛部》由兩個部首組成:钅(钅字部)和千(千字底部),并且它的拼音是“qiān”。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鉛部》在甲骨文中的原始形态是䦆,代表鉛的含義。在繁體中,鉛的寫法是「鉛」。
古代漢字寫法較為簡單和方塊化,并且與現代漢字存在一定的差異。據了解,《鉛部》在戰國時期的字形略有變化,其寫法類似于「钅」與「千」的結合。
1. 鉛筆是由木質外殼和石墨芯組成的。 2. 這個化妝品含有鉛成分,使用時要小心。 3. 這個合金中主要摻雜了鉛元素。
鉛字、鉛闆、鉛灰、鉛筆、鉛球、鉛錘、鉛山、鉛礦
鉛和它的同義詞包括:鉛質、鉛制、鉛合金、重鉛、铉
鉛的反義詞是生鐵,因為生鐵是指未經冶煉的鐵礦石或煉鐵過程中的鐵合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