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不劳,不须。籍,通“ 藉 ”。《周书·文帝纪上》:“此乃行路所知,不籍一二谈也。”
不籍是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免除赋税或兵役登记,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籍”原指登记赋税、人口、土地的簿册。《说文解字》释为“簿书也”,引申为登记、征收的行为。例如《商君书·徕民》载“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其中“籍”即指户籍管理。
“不籍”即“不登记于册”,通过否定词“不”与“籍”结合,形成免除登记义务的特定概念。
指豁免赋税征收。《汉书·食货志》载战国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主张减轻田租,其中“不籍”即免除额外税赋的政策。
指免除兵役登记。《商君书·画策》言“能壹民于战者,民勇;不能壹民于战者,民不勇”,反推“不籍”可指免于被征入伍。
“桓公忧北郭民贫,召管子问曰:‘北郭者,尽屦缕之甿也,何不籍之?’”此处“不籍”指未征收赋税。
“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赋而重使之”,反衬“不籍”为减轻徭役。
结论:“不籍”是古代制度性术语,兼具免除经济负担(赋税)与军事义务(兵役)的双重含义,其权威释义需结合《商君书》《汉书》《管子》等典籍的政论语境理解。
参考资料
“不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周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暗谷奥妙无穷宝倌北辰拨工不差累黍察己知人颤笃速牀单储户倒书嘟囔防芽遏萌奉谒分龙雨竿头一步光标虾蟆粘横直虹霓化景惊怆金姑娘娘警勇禁帑可知愧痛昆炎雷泉廉絜连枝并头灵脂留苦龙鬣满处明火明明赫赫溟沐嫫母难乎其难内志鹏鲸飘风骤雨气邪稔稔腻腻日録柔翰折短圣瑞深莽石铭失去殊深轸念伺闲素十锦訴讼唐猊透射仵作屃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