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某种事物有特异嗜好。 清 唐甄 《潜书·破祟》:“似德是德,似道是道,以至好色、好利,僻嗜、宴安,皆内祟也。”
“僻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pì shì,由“僻”(偏离常规)和“嗜”(喜好)两部分构成,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有与众不同的特殊偏爱或嗜好。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探讨词源或具体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籍文献。
《僻嗜》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或爱好。它形容一个人对于一些特定的、非常特别的、不同寻常的事物或行为有一种难以抑制的热爱或着迷。
《僻嗜》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口》。它的总笔画数为15个,其中《人》部分占了5个笔画,而《口》部分则占了10个笔画。
《僻嗜》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中国古代汉字的一部分。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类似,只是一些笔画的书写形状较为复杂。
在古代汉字中,世间曾有多种不同的字体形式。对于《僻嗜》这个词,它的古代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上的含义是相似的。古代的写法可能考虑到了字形的工整和书写的流畅,而在现代汉字中,则更加注重简洁和易读。
1. 他对摄影有着一种僻嗜的追求,无论在哪里他都会拿起相机记录身边的美景。
2. 她对古典音乐有着一种僻嗜的喜爱,每天都会用心欣赏和学习名家的作品。
1. 嗜好
2. 嗜好者
3. 嗜好品
4. 僻爱
5. 僻好
1. 狂热
2. 痴迷
3. 爱好
4. 痴爱
5. 精通
1. 厌恶
2. 无趣
3. 不感兴趣
4. 不在意
5. 普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