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平直的意思、平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平直的解释

(1) [straight]∶平且直;没有倾斜弯曲

平直的大道

(2) [******;straightforward]∶平铺直叙,没有起伏

(3) [honest]∶正直

详细解释

(1).平与直;平而直。《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準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 孙奭 疏:“準所以能平,绳所以能直。”《吕氏春秋·分职》:“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準绳。” 晋 谢瞻 《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 宋 米芾 《书史》:“又以绢帖勒成行道,一时平直。”

(2).犹言估算。《墨子·号令》:“收粟米布帛钱金,出内畜产,皆为平直其贾,与主券人书之。事已,皆各以其贾倍偿之。”

(3).平正;正直。 汉 徐干 《中论·艺纪》:“故恭恪廉让,艺之情也;中和平直,艺之实也。”《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司马子瑞 ﹞迁司徒左长史,兼廷尉卿,以平直称。”

(4).平易质直。指文字和言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各诗之始》:“ 杨仲弘 云,凡作律诗,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 清 刘熙载 《艺概·经义概》:“经义戒平直,亦戒艰深。” 夏曾佑 《小说原理》:“故画有所穷者也,史平直者也。” 夏衍 《包身工》:“说得平直一点,棉纱在潮湿状态,比较的不容易扯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平直”的汉语词典释义

“平直”是一个形容词,在汉语中主要用来描述物体或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抽象意义上的公正坦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表面或线条的平整与笔直: 这是“平直”最基础、最常用的含义。它指物体表面没有凹凸起伏,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或者指线条、道路等不弯曲,呈直线状态。例如,“这条马路修得非常平直”、“他画了一条平直的线”。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将“平直”释义为“又平又直”。
    • 【来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释义包括“平与直。平而不曲”。
  2. 空间的平坦与开阔: 引申用于形容地势、场所等平坦开阔,没有明显的坡度或障碍物。例如,“眼前是一片平直的旷野”。

    • 【来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在释义中包含了“平展;挺直”的含义。
  3. 性格或言行的公正坦率(引申义): 在形容人的性格、品行或言语时,“平直”带有褒义色彩,意指为人正直、坦率,不拐弯抹角,处事公平。例如,“他为人平直,从不弄虚作假”、“说话平直可信”。

    • 【来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释义包含“正直;公正”的含义。
    • 【来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释义中也指出可用于形容“(言语、行为)直率”。

总结来说,“平直”的核心在于“平”与“直”的结合:

示例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平直”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区别。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物理形态的平且直
    指物体表面或线条既平坦又笔直,无倾斜或弯曲。例如:“平直的大道”、“耳道平直”。此义项源于古代对几何形态的规范,如《孟子·离娄上》提到用“准绳”衡量平直。

  2. 语言文字的平铺直叙
    用于形容文字或言辞简单直接,缺乏修饰或情感起伏。例如:“平直的叙事风格”。

二、引申含义

  1. 正直的品性
    比喻人性格坦率、公正。如《吕氏春秋》中“为平直必以准绳”,将物理的“平直”引申为道德标准。

  2. 古汉语中的其他用法

    • 估算:早期文献中或指通过工具进行测量(如“准绳”)。
    • 平易质直:指表达方式质朴自然,如“言辞平直”。

三、反义词与近义词

四、例句与应用

“平直”既可描述具体事物的形态特征,也可抽象为语言风格或道德品质。其含义从古至今逐渐扩展,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多维演化。需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骜然扳扯臂力草莽英雄谗谄持有春圃出薪大搉独冠凡臣蜂窝负阻不宾孤辰寡宿固氮贵茂好畤田合法性涣渥划一不二婚仪江浒江浔蛟布骄肠缉缉矜名妒能矜忍凌遽铃下露骨乱神碌簌谩辞哗説梅乾菜梅雪藐然牌纛屏山虔诚乾道箝勒棋功砌红堆绿棋列清廉正直认状容芘生辰蝨目鱼时贤式瞻汤池龆岁吞气挽近文章巨公相怜爱孝服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