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贪昧的意思、贪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贪昧的解释

贪财昧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楚子 将死矣,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杨伯峻 注:“贪昧与《昭三十年传》‘贪冒无厌’之‘贪冒’同,言 楚子 贪诸侯之奉己也。”《淮南子·兵略训》:“贪昧饕餮之人,残贼天下,万人搔动,莫寧其所。” 明 归有光 《泰伯至德》:“天下之情,天下之所同,而濡滞迂缓,贪昧隐忍,将有不得尽其情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贪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ān mèi(注音:ㄊㄢ ㄇㄟˋ),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贪”指贪图财物或追求私利,“昧”意为糊涂、隐藏或违背道义。组合后表示贪图财利而不顾道义的行为或状态。

    • 例如《左传》中的用法:“贪昧于诸侯”,指通过压榨他国满足私欲。
  2. 单字拆解

    • 贪:原指爱财,后引申为对事物不知满足(如“贪得无厌”),或片面追求(如“贪快”)。
    • 昧:可指糊涂(如“愚昧”)、隐藏(如“拾金不昧”)或昏暗(如“幽昧”)。

古籍出处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1.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批评楚子“不脩政德,而贪昧于诸侯”,杨伯峻注“贪昧”即“贪冒无厌”,强调对利益的过度攫取。
  2. 《淮南子·兵略训》
    描述“贪昧饕餮之人”扰乱天下,凸显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性。

现代应用


“贪昧”是贬义词,强调因贪图私利而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批判性文本。其核心在于“贪财”与“昧义”的结合,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贪昧》的意思

《贪昧》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昧着、不明白、不能懂得。它形容人对事物认识不清、不明或对道理、道德等方面的了解不充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贪昧》的部首是贝(贝壳部),部首笔画为4画。

来源和繁体

《贪昧》属于现代汉语词语,没有古籍提及具体的来源。这个词在繁体字中写作「貪昧」。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时候汉字写作「貪暝」。

例句

1. 他对这个问题一直很贪昧,不肯正视现实。

2. 这篇文章的内容太贪昧了,需要再加以解释。

3. 学习是要沉下心来的,不能贪昧敷衍。

组词

1. 贪婪:指过分追求、渴望或占有物质、金钱等。

2. 明了:指对事情清楚、理解深刻。

3. 弄虚作假:指故意欺骗、虚假表现。

近义词

1. 昧:指对事物不了解、不清楚、模糊。

2. 昏:指理解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下。

3. 糊涂:指对一些情况不明白,思路不清晰。

反义词

1. 明:指对事物明白、了解清楚、理解深刻。

2. 慧:指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反应灵活,懂得理解。

3. 通:指对事物理解顺畅、熟悉掌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