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袒服的意思、袒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袒服的解释

即僧却崎。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唐 时亦称掩腋。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中国之所无,或得之於异俗,其民不移,故其道未亡,是以 天竺国 法,尽敬於所尊,表诚於神明,率皆袒服。所谓去饰之基者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董秀才 ﹞曰:‘但尝遗一袒服。’取视也,秽而无缝。”参见“ 僧却崎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袒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 字义构成

    “袒”指解开或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通常指左臂),是一种特定的身体裸露状态;“服”指服饰或穿着。二字组合后,“袒服”字面意为“解开衣襟的服装”,但实际多用于特定礼仪或情境中的着装方式。

  2. 核心含义:丧礼中的特殊着装

    在传统丧葬礼仪中,“袒服”特指丧家为表达哀痛而解开衣襟、粗露左臂的服饰状态。这一行为源于周代丧礼制度,《仪礼·丧服》记载,亲属需根据与逝者的亲疏关系穿着不同等级的丧服(“五服”制度),其中至亲者需“袒”以示极度哀恸。例如《礼记·檀弓》载:“袒、括发,变也。” 指丧礼中通过袒露身体和束发表达形貌之变,象征内心悲痛。

  3. 引申义:谢罪或归顺的象征

    古代在谢罪或表示归顺时,也通过“袒服”行为传递诚意。如《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周勃为平定诸吕之乱,号令军中“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将士皆左袒示效忠刘氏。此处“袒”成为政治立场的身体符号,“袒服”引申为公开表明立场或认错服罪的行为。

现代使用与权威参考

现代汉语中“袒服”已非常用词,多见于研究古代礼制或历史文献的语境。其释义可参考权威辞书:

此词的文化内涵需结合古代礼制理解,其使用严格关联特定仪式或社会规范,体现了传统服饰文化与伦理观念的深度结合。

网络扩展解释

“袒服”是佛教僧尼服饰中的专用术语,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1. 基本词义

2. 结构与用途

3. 历史文献佐证

4. 注意区分

需与唐代女性服饰“袒领服”区别:后者是世俗的襦裙,以纱罗材质半掩胸部,展现女性身姿,属于完全不同的服饰类型。

如需进一步了解佛教五衣的具体分类或唐代服饰文化,可查阅相关宗教典籍或服饰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贴摆列弊漏避妖圈常客长帅车尘马足斥疵畜畜辍斤麤浮大千胴朦短骨方功富贾櫜韬拐子阵顾后榖皮横路皇后家畜家亲精奇记色窥远镜略要梁启超良衣连帅满嘴庙庭昵语陪斩胼手胝足拚死乔材侵渎群山瑞像晌晴讪让少女风事火咒龙双表税捐水口暑吏叔夜桃弓苇矢天堑趧赽停停头会箕敛瓦当未合武妓萧拆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