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陵名。 唐玄宗 陵。在 陕西省 蒲城县 东北 金粟山 。
(2).陵名。 宋哲宗 陵。在 河南省 巩县 西南。本名 永泰陵 。 宋 人常称之为 泰陵 。
(3).陵名。 明孝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县 笔架山 东南。
(4).陵名。 清世宗 陵。在 河北省 易县 永宁山 。
“泰陵”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作为成语,“泰陵”形容陵墓庄严肃穆、气势雄伟,常代指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宏大规模与威严感。
清泰陵
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是清世宗雍正帝及皇后、皇贵妃的合葬陵墓。始建于1730年,规模居清西陵之首,建筑体系完备,体现清代皇家陵寝的典型特征。
明泰陵
位于北京昌平笔架山东南麓,为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帝)与张皇后的合葬陵。其选址曾由礼部官员勘定,是明十三陵中反映“弘治中兴”历史的重要遗迹。
唐泰陵
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位于陕西蒲城县金粟山。该陵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现存覆斗形夯土陵冢,高27.4米。
宋泰陵
即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位于河南巩义市。宋代文献中常简称为“泰陵”,是北宋皇陵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示:若需了解某一泰陵的详细资料(如建筑结构或考古发现),可参考故宫博物院、明十三陵官网等权威来源。
泰陵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泰山一带的陵墓。泰陵通常用来指代明代皇帝朱棣的陵墓——明孝陵。
泰陵的拆分部首为氵、阝,拆分后的笔画分别为3画和8画。
泰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泰”意为伟大、崇高,表示对陵墓的尊崇;“陵”则指代陵墓。因此,泰陵的本意是指伟大而崇高的陵墓。
繁体字“泰陵”和简体字相同,均为“泰陵”。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文字研究,泰陵在古代成熟阶段的写法为「太陵」。
1.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选择泰陵作为自己的陵墓。
2. 泰陵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代表之一。
1. 泰山: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的著名名山。
2. 陵墓:指人们为死者修建的墓地或坟墓。
3. 陵园:指建在山脚平原上或平原地带上的陵墓。
墓地、坟地、葬地
祭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