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鎖國政策的意思、鎖國政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鎖國政策的解釋

日本江戶幕府禁止對外交通、貿易的政策。1639年幕府頒布《鎖國令》,規定嚴禁與外國(中國、荷蘭兩國除外)通商。直到19世紀中期,長達二百多年的“鎖國時代”方告結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鎖國政策”指一個國家采取封閉自守的政策,限制與外界的經濟、文化及人員交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鎖國政策的核心是限制内外流通,包括禁止對外貿易、限制人員往來、阻隔信息傳播等。其目的多為保護國家利益、維持政治獨立或防止外來文化沖擊。

二、典型曆史實例

  1. 日本江戶幕府(1639-1853年)

    • 背景:為遏制基督教傳播和防止地方勢力借助外貿擴張,幕府于1639年頒布《鎖國令》。
    • 措施:僅允許中國、荷蘭商人在長崎通商,嚴禁日本人出海,驅逐其他歐洲國家人員。
    • 影響:雖維持了國内穩定,但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和科技發展,最終因美國“黑船事件”被迫開放。
  2. 中國清朝(17-19世紀)

    • 背景:防範西方殖民侵略,實行嚴格海禁,僅保留廣州“十三行”作為通商窗口。
    • 影響:雖短期内抑制了走私和海盜,但長期導緻技術落後、經濟封閉,加劇了近代化進程的滞後。

三、政策原因與評價

四、現代啟示

孫中山等近代思想家曾批判鎖國政策,強調開放交流的重要性。曆史表明,過度封閉可能導緻國家落後于全球化進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鎖國政策》?

《鎖國政策》指的是一種旨在封閉國家的政策,以限制和禁止外國勢力進入或影響國家内政、經濟和文化的行為。通常由************人或政府機構制定和執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鎖國政策》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國”,部首“钅”為金屬,部首“國”代表國家。

其中,“钅”的筆畫數為5,而“國”的筆畫數為8。

來源

《鎖國政策》這個詞來源于中國曆史上的封閉政策。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國經曆了多次對外封閉的時期,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和清朝的海禁政策。

繁體

《鎖國政策》的繁體字為《鎖國政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鎖國政策》的古漢字寫法為“鎖國政策”。

例句

1. 到底是開放還是封閉,這是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堅持《鎖國政策》。

2. 曾經實行的《鎖國政策》使得這個國家錯失了許多外來的機遇。

組詞

1. 對外開放政策

2. 經濟全球化

3. 貿易保護主義

4. 區域合作

近義詞

1. 封閉政策

2. 外部隔離政策

3. 閉關鎖國

反義詞

1. 對外開放政策

2. 外交合作

3. 國際交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