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烈的意思、肃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烈的解释

肃穆威烈。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篤生我皇,奕世载聦;武则肃烈,文则时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肃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感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肃”本义为恭敬、庄重,《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也”,《尔雅·释诂》注为“敬也”,引申有严整、清冷之意。“烈”原指火势猛,《说文》称“火猛也”,后衍生出刚直、壮伟等义,《诗·商颂》有“如火烈烈”之喻。二字结合构成并列式复合词,强化庄重刚毅的意象。

二、文献释义

该词多见于历史典籍:

1.《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孙权语“公瑾雄烈,胆略兼人”,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作“肃烈”以赞其威严刚毅的将帅风范;

2.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评汉碑“肃烈之气溢于简牍”,形容碑文风格庄重雄健;

3.清代《骈字类编》将其归入“气象类”,注为“严肃刚烈之貌”。

三、现代应用

当代语言使用中,“肃烈”多用于文学描写或历史评述,如描述英雄气概(“肃烈如松柏”)、战争氛围(“秋风肃烈”)等语境,承载着对刚正威严特质的审美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肃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严肃庄重且带有威严感的氛围或状态,常形容仪式、场合或人物气质。该词融合了“肃穆”的严谨与“威烈”的刚强,强调既无轻浮之感,又具震慑力。

二、详细解释

  1. 肃穆威烈
    由“肃”(恭敬、严正)和“烈”(刚猛、盛大)组合而成,既体现庄重感,又暗含威严气势。如三国曹植《责躬》诗:“武则肃烈,文则时雍”,形容帝王文武兼备的威仪。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正式仪式(如祭祀、典礼)、庄重场合(如重要会议),或刻画人物刚正威严的形象。

三、出处与示例

四、注意事项

该词属书面语,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描述中。需注意语境适配,避免误用于轻松场合。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暗蔽暴击别宥斥卤崇极锉刻到处大土等伦等宜貂珥咄咄怪事范模蜚廉虫粉绿腹诽覆妪赶头水孤诣酣赏含噬鬨鬭华辩花诰加估家事静漠警肃可虑愧天怍人联缀礼貌礼帖露房论世眉黛面是背非密须念头捏怪排科泥日旁唐浅伪亲军七煞如痴似醉三言诗擅朝士君子睗睒刷剔水饰顺济侯疏圃思元蒐讨逃比万口一辞闻样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