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讼氓的意思、讼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讼氓的解释

诉讼之民。 宋 陆游 《秋怀》诗:“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牘围坐高于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讼氓(sòng méng)是古汉语复合词,现罕用,需从字源与历史语境解析其义:


一、字义分解

  1. 讼(sòng)

    《说文解字》释为“争也”,指争论、诉讼(来源:《说文解字·卷三》)。

    引申为在官府申辩冤屈的行为,如《周礼·秋官》载“争罪曰狱,争财曰讼”。

  2. 氓(méng)

    古指流民或草野之民(来源:《说文解字·卷十二》)。

    《孟子·滕文公上》注“氓,野人之称”,强调其非定居的底层民众身份。


二、复合词释义

讼氓特指因冤屈而诉诸官府的平民,常见于汉代文献:


三、现代关联与延伸

虽当代汉语已弃用,但可关联现代法律术语:


引用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 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62年。
  3. 桓宽,《盐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5. 张晋藩,《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网络扩展解释

“讼氓”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读音与字义分解

词义解释

“讼氓”指参与诉讼的百姓,特指因纠纷在官府打官司的民众。该词带有历史语境,常见于宋代文献,如陆游《秋怀》诗:“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诗句描绘了百姓聚集官府诉讼、官吏文书堆积如山的场景,反映古代司法活动的繁杂。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作为历史词汇或文学引用。需注意“氓”的读音差异:现代“流氓”读máng,但“讼氓”中仍保留古音méng。

如需进一步了解“氓”的演变,可参考《诗经·卫风·氓》中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白八败华白令海邦瘁包贡祊田别气兵种不可胜纪不揆惭灼都官豆花断碛鹅口白疮乏顿发媿放债飞白书管秃唇焦规复疾如雷电苛惨夸许连雁楼盘没身不忘门楗眄视指使名胜古迹摩戛那么耦象欧曾七十二气翼船跂足人野日幢戎首入圣散白十九路军视线水鉴数纪讼逮探马赤饕口馋舌桃雨退谷脱羁讬丽脱敏往彦五服橡皮筋鲜伶伶校试析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