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发动战争的主谋、祸首。《礼记·檀弓下》:“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郑玄 注:“为兵主来攻伐曰戎首。”《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宇文化及 父宰相,弟尚主,而身掌禁兵, 煬帝 处之不疑,然而起为戎首,遂亡 隋 。” 清 李渔 《玉搔头·擒王》:“擒戎首,胁从罔问。” ********* 《警告6*全6*国父老书》:“今遽背盟爽约,躬为破坏 东亚 和平,吞併 中国 领土之戎首。”
(2).首先挑起事端或带头做坏事的人。《晋书·向雄传》:“ 雄 曰:‘ 刘河内 ( 刘毅 )於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为君臣之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自 始皇 、 武帝 好言神仙,一时术流方士,张大其説,文士又从而和之,遂以 穆王 为厉阶戎首。” 容閎 《西学东渐记》:“予已知此事之戎首为谁矣。”
(3).军队的主帅。《晋书·谢玄传》:“復命臣荷戈前驱,董司戎首。”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是非惮於治兵,敢辞戎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戎首汉语 快速查询。
“戎首”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战争的主谋或祸首
指发动战争的核心人物或挑起冲突的罪魁祸首。
来源:、、
首先挑起事端者
引申为带头制造矛盾或做坏事的人。
来源:、、
军队的主帅
古时也指统领军队的将领。
来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晋书》等原始文献。
戎首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戎”是汉字的部首之一,意思是指战争、兵器等与军事有关的事物;“首”表示头顶,也常用来指代首领或者首要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戎(手)+ 首(页),戎首总共12画。
来源:在古代中国,人们往往通过头顶的发型、头饰等来表示身份、地位和权力。所以,“戎首”一词可以表示战争时首领的头饰或战利品,也可以指战争中的首领。
繁体:戎首(繁體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昔日写作「戎首」,并无太大变化。
例句:他获得了敌方将领的战利品,成为了战场上的戎首。
组词:戎马、戎衣、首都、首脑、首要、首席、首饰。
近义词:战神、战将、头目。
反义词:戎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