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书的意思、属书的详细解释
属书的解释
著作;纂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名 谊 , 雒阳 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汉书·叙传下》:“下帷覃思,论道属书。” 明 张敬修 《文忠公行实》:“十岁通六经大义,以能属书摛辞闻郡中。”
词语分解
- 属的解释 属 (屬) ǔ 同一家族的:亲属。眷属。烈属。 类别:金属。吾属。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属于。属下。属地。归属。直属。附属。隶属。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系,是:属实
- 书的解释 书 (書) 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专业解析
属书(shǔ shū)是古汉语词汇,指撰写书籍或文章的行为,强调文字的连缀与创作过程。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分项解析:
一、核心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属书”意为“撰写著作”,其中“属”指连缀、撰写,“书”指文字记录或著作。该词突出文字的组织与创作连贯性,常见于描述系统性写作活动(如著书立说)。
来源:《汉语大词典》"属书"条目
二、字义溯源
-
“属”的语义
《说文解字》释“属”为“连也”,引申为“缀辑文字”。如《汉书·贾谊传》载“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此处“属书”即指撰写文章。
来源:《说文解字》"属"部
-
“书”的范畴
古代“书”涵盖文书、典籍、书信等文字载体。《正字通》注:“凡载籍谓之书”,表明“属书”对象包括各类文本创作。
三、经典用例
- 《文心雕龙·神思》:“研虑方定,然后属书以述志。” —— 指构思后执笔写作以表达思想。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虽未直用“属书”,但语境中“通书”“为对”均关联其属文能力。
四、相关概念辨析
- 属文:与“属书”近义,更侧重单篇文章创作(如《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 著述:强调成书成果,而“属书”侧重写作行为本身。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电子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 [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属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权威文献和用法区分:
一、本义:写作/纂辑文献(主流释义)
- 源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生名谊……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此处“属书”指撰写文章或编纂文献,强调文字创作能力。
- 汉代班固《汉书·叙传》的“下帷覃思,论道属书”进一步佐证了其“专注思考后著书立说”的含义。
二、引申义:言行得体(成语用法)
- 现代部分词典将其作为成语,引申为“言行符合道义规范”,此义项多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合乎礼仪,如:“他待人接物颇能属书”。
补充说明
- 读音辨析:当“属”读作zhǔ时,表示连缀、写作(如属文);读shǔ时表归属。
- 使用场景:学术场景多采用本义,如“英语科技论文属书面语体”;日常交流则倾向成语引申义。
建议具体使用时结合上下文判断语义偏向。如需考据古典文献,建议优先参考《史记》《汉书》等原始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敖世轻物边厢栟闾不律头才干黪黩嚵荣饬尽戳点聪记戴帻大泉打游击低劣多昬读学额手加礼分茅锡土甘实顾宠虾蟆粘阛阓子徽誉夹板医驼子夹介棘匕羁臣激将静观禁卫军看押馈遗莱妇蜡子两阵连州礼拜天丽亿龙乡卵息律科盲井面面厮觑明廷内第内苑攀花问柳辟道綦公柔光三馆涩剌剌上等社雨时德随员体势推阻温耎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