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作;纂輯。《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賈生 名 誼 , 雒陽 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漢書·叙傳下》:“下帷覃思,論道屬書。” 明 張敬修 《文忠公行實》:“十歲通六經大義,以能屬書摛辭聞郡中。”
“屬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文獻和用法區分:
一、本義:寫作/纂輯文獻(主流釋義)
二、引申義:言行得體(成語用法)
補充說明
建議具體使用時結合上下文判斷語義偏向。如需考據古典文獻,建議優先參考《史記》《漢書》等原始用例。
《屬書》是一個漢字詞語,既可以作為名詞使用,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
《屬書》的漢字可以拆分為:“屍”、“彳”、“冊”。其中,“屍”為部首,表示人的形狀;“彳”為部首,是一種走路的人的形狀;“冊”表示書籍。
《屬書》的總筆畫數是11畫。
《屬書》一詞來源于漢語,由簡體字組成。在繁體字中,它的字形為「屬書」。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存在一定的變化,包括《屬書》。在古代漢字中,它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的字意和用法并無太大改變。
以下是幾個使用《屬書》的例句:
1. 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屬書》。
2. 這個文件還沒有屬書,所以不能正式發布。
3. 記得把這篇文章屬書好,然後提交給老師。
與《屬書》相關的組詞:
1. 借屬:指從别人那裡借來的東西。
2. 屬文:指正式的文件或文獻。
3. 屬字:指書法中的一種字體樣式。
與《屬書》近義的詞語有:書籍、文件、文獻。
與《屬書》反義的詞語有:借用、歸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