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籍的意思、策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籍的解释

亦作“筴籍”。策,简策;籍,簿籍。记言记事的簿册文书。《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 尹知章 注:“典法策籍,所以示之制也。”《韩非子·八经》:“是以言陈之日,必有策籍,结智者事发而验,结能者功见而谋成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策籍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文献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古代记录政令、户籍或典章制度的简册文书。《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记载户籍、政令的简册”,这一释义源自古代行政文书的载体特征。从构词法分析,“策”本义为编连成册的竹简,后引申为政策、谋略;“籍”原指登记户口的簿册,二者组合后形成专指官方文牍的合成词。

该词在典籍中多用于描述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如《管子·君臣》载“书同名,车同轨,至乎策籍为器”,此处“策籍”特指规范化的户籍档案。据《周礼·天官》注疏,古代官府通过“掌策籍”实现人口统计与赋税管理,体现了早期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文书行政特征。

现代汉语中,“策籍”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其语义范畴被“档案”“典籍”“户籍”等现代术语替代。但在研究古代制度史、文献学时,该词仍具专业价值,常用于指代出土简牍文献或传世典章记录。

网络扩展解释

“策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策籍”亦作“筴籍”,由“策”(简策,即竹简书册)和“籍”(簿籍,即记录文书)组合而成,指古代用于记录言论、事件的官方文书或档案。例如《管子·君臣上》提到“符节、印玺、典法、筴籍”作为治理国家的工具,说明其具有规范制度的作用。

二、出处与用法

  1. 文献记载

    • 《韩非子·八经》中强调“言陈之日,必有策籍”,表明古代重要言论需通过文书存档,以便事后验证和参考。
    • 尹知章在《管子》注中解释:“典法策籍,所以示之制也”,进一步说明其作为制度载体的功能。
  2.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官方政务记录,如政策制定、事件记载等,属于古代行政体系中的重要文书形式。

三、相关词汇

四、注意点

部分资料(如)误将“策籍”解释为“谋划策略”,实为混淆了“策”的动词(谋划)与名词(简策)用法。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应以“簿册文书”为核心含义。

五、现代关联

该词现已罕用,多见于研究古代制度或文献的语境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管子》《韩非子》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扒钉备论碧甖毖涌踣跳部款不象话不惜工本逋讁采访使禅定搊弹家从流摧北恶脸尔雅温文发闷封一绋冕棍类擐甲脚尖藉草枕块颉皇矜诞金仆眷仗镢头椐椐强强劳师动衆雷鸣厘弊流恋鑪锤履舄交错蒙密母陀罗内蒙古鸟章抢背前规谦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清立茕怀人民团体任使柔情密意乳化生上起下水力资源私福歪不横楞外朗县城飨贺谐辩螇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