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书稿 ”。
“书藁”是一个汉语词语,现通常写作“书稿”,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唐代柳宗元在《与韩愈论史官书》中提到“获书言史事……及今乃见书稿”,明代李贽《寄焦弱侯书》中也有“三人书稿”的表述,均体现该词用于指代文献底稿。
建议需要学术引用时,可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核实。
《书藁》是一个古汉语词语,它指的是用来临时抄写、草草记录的纸页或草稿纸。通常用于临时写下重要的信息或随笔记录,灵感一闪而过时的必备工具。
《书藁》的部首是“書”,读音为“shū”,表示与书写、读书有关。它的笔画数目是10,属于较为复杂的汉字。
《书藁》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见于《齐谐记·二十九音》中,用以形容临时抄写之用的纸页。后来,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一个常见的词汇。
《书藁》的繁体字是「書藁」。
在古代,「书藁」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由「書」和「藁」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其中「書」的写法比较接近现代汉字的样式,而「藁」则是由多个笔画构成的。
1. 临时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我拿起一张书藁草草记下。
2. 随手找到一块书藁,她开始写下心中的思索。
1. 组词:书藁纸、书藁本、书藁片
2. 近义词:草稿纸、便签纸、备忘录
3. 反义词:整洁纸、正式纸、文件纸
挨家挨户安缓安札白劫百年之柄禀缣兵运抽屉原则船台穿着鹑衣触悟尔曹房室悱怨奉公克己汾海格尺铬镍钢鳏鱼渴凤刮野鬼絓组诡暴过冬作物汗流浃背寒颤合信黄猩子呼庚徽缠回讬回谿阪见墙见羹泾渭自分筋力空自凌晷零花沦漪罗阇谩书盘龙之癖攀问侨人秦艽邛关榷厘软屉入王射师水沟疏凝述宣思政琐闻胎藉天闱通贡显报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