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翠甒的意思、翠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翠甒的解释

嫩瓜的别称。 宋 刘子翚 《致中惠瓜因成》诗之一:“故人夙有瓜畦约,走送筠篮百里间。翠甒琼罌纔一握,极知风味胜黄斑。”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穀·瓜》引此诗,曰:“谓瓜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翠甒(cuì wǔ)是古代中国一种盛酒的青色陶制礼器,特指用于祭祀或宴飨的礼制用器。以下从形制、用途及文化内涵三方面分述:


一、字义溯源与形制特征

  1. 字义拆解

    • “翠”:本义为青绿色,引申指器物釉色或材质色泽,如《说文解字》释“翠,青羽雀也”,后泛指青色。
    • “甒”(wǔ):《说文·瓦部》载:“甒,酒器也”,专指陶制盛酒器,形似壶而腹大口小,常带盖。

      合称“翠甒”即指青釉陶制酒器,多见于商周至汉代礼器系统。

  2. 考古形制

    据《仪礼·士冠礼》郑玄注:“甒,瓦器,容四升”,其造型多为小口、鼓腹、圈足,表面施青绿釉,属高温烧制的硬陶。考古出土的战国至汉代釉陶甒,可见青绿釉层与弦纹装饰,印证其作为礼器的工艺特征。


二、礼仪功能与文化象征

  1. 祭祀与宴飨之用

    《周礼·天官·酒正》载:“祭祀共五齐三酒,器用八尊六彝”,其中“甒”为盛醴齐(甜酒)的专用器。翠甒多用于宗庙祭祀、诸侯宴宾等场合,如《礼记·礼器》言“君尊瓦甒”,表明其等级象征。

  2. 礼制等级符号

    青色在五行中属东方,象征生机与礼敬。《三礼名物通释》指出,周代以翠甒配牺尊、象尊,形成“青—赤—白”的礼器色彩序列,体现“以色辨礼”的等级秩序。


三、文献考据与历史演变

  1. 经典记载

    • 《仪礼·既夕礼》:“甒二,醴、酒。” 郑玄注:“甒,瓦器,受五斗。”
    • 《诗经·大雅·行苇》“洗爵奠斝”毛传:“夏曰醆,殷曰斝,周曰爵”,而“甒”为周代酒器系统的补充器型。
  2. 材质演变

    早期翠甒为无釉灰陶,西周后出现青釉陶。至汉代,随着青铜器衰落,釉陶甒成为明器主流,如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青釉陶甒,印证其从实用器向象征器的转变。


四、现代学术界定

《汉语大词典》释“翠甒”为“青瓷酒器”,强调其釉色特征;《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进一步区分其与“罍”“尊”的形制差异,指出甒“无流无鋬,专用于静置陈酿”。当代研究认为,翠甒的文化意义在于融合“青”的礼制色彩与“甒”的祭祀功能,成为周礼的物化符号之一。

参考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4. 郑玄《周礼注》
  5. 钱玄《三礼名物通释》
  6. 《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洛阳烧沟汉墓考古报告》
  8.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9. 扬之水《中国古代器物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您查询的“翠甒”一词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或较为罕见。根据现有资料,推测您可能想了解的是“翠駮”(cuì bó),以下是相关解释:

翠駮(cuì bó)

若您确实需要查询“翠甒”,建议补充更多上下文或核实字形。该词可能由“翠”(绿色)与“甒”(wǔ,古代陶制容器)组成,指代某种绿色器皿,但此用法未见权威文献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安循百钱卜不随以止财本长蛾持虎出钞大舜點額迭金黄盯视敦叙反覆方慝趺处干儿公局乖拆过费阖户劾状尖团骄兵之计挟依攫醳连镮离群索居鸾辇论求盲子没作理会处佞禄贫而乐道扑剌剌前缘窍瓠桥箭累弦切礉怯惧情敬青逵清文闪带山偈山积波委生力军十日并出塾脩四金刚司长随世沈浮唐贡通川通天彻地外城文债舞天相见恨晚险叵